新华社石家庄4月19日电(记者李凤双、曹国厂、高博)4月中旬,一场春雪过后塞罕坝林场银装素裹。约10厘米厚的积雪缓解了塞罕坝防火压力,也给前来采访的记者来了一个“下马威”——车轮打滑无法进山,穿着厚棉服依然感觉被冻透,我们切身感受到,塞罕坝115万亩人工林的来之不易。
2022年是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建场60周年,望着眼前茫茫林海,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寸草难生的一片荒漠。
4月13日,塞罕坝机械林场厚厚的积雪。新华社记者曹国厂摄
塞罕坝地处河北省承德市最北部,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塞罕坝意为“美丽的高岭”,这里曾是清代皇家猎苑“木兰围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因开围垦荒、大肆砍伐,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逐步退化成荒原沙地。
20世纪60年代初,为改变“风沙紧逼北京城”的严峻形势,国家下决心建一座大型国有林场,恢复植被,阻断风沙。
1962年2月14日,塞罕坝机械林场正式组建。据林场第一代建设者回忆,当时到处是沙地和光山秃岭,风卷着沙粒雪粒遮天盖日,打到脸上像刀割一样疼。
4月13日,因塞罕坝机械林场路面积雪较厚,一辆卡车和两辆轿车停在路边无法前行。新华社记者曹国厂摄
尽管条件艰苦,但来自全国18个省区市的127名大中专毕业生响应国家号召,与当地林场242名干部职工一起,组成369人的创业队伍,开启了战天斗地的拓荒路。
当年和5名女同学一起毅然奔赴坝上的高中生陈彦娴,如今已是满头银发,她说:“那时,我们喝的是雪水、雨水,吃的是黑莜面窝头、土豆和咸菜。”
因缺乏在高寒地区造林的经验,1962年、1963年塞罕坝造林成活率不到8%,一次次造林失败,动摇了人们的信心。
为了让大家安下心来,林场第一任党委书记王尚海把妻子和5个孩子从承德市舒适的家里接到了塞罕坝。他带领职工开展“马蹄坑大会战”,吃住在山上。艰苦付出终换来回报:栽植的落叶松516亩,成活率达96%以上。
王尚海1989年去世后,家人遵从遗愿,把他的骨灰撒在塞罕坝。伴他长眠的松林如今叫“尚海纪念林”,这里成为塞罕坝百万亩林海的起源地。
图为4月14日拍摄的塞罕坝百万亩林海的起源地——尚海纪念林局部。新华社记者曹国厂摄
由于多年持续造林,塞罕坝可造林的地面越来越少。2017年以来,他们将土壤贫瘠、岩石裸露的石质阳坡作为攻坚造林重点,5年来累计造林10.2万亩,林场内石质荒山全部实现绿化,林场森林面积增加到115.1万亩。
60年来,一代又一代塞罕坝人,用心血和汗水营造出世界最大人工林,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塞罕坝机械林场场长陈智卿说:“守住、守好这片林子,让它绿得更有质量,是我们肩负的重大政治责任!”
为确保森林资源安全,林场建立了一体化森林防火预警监测体系,实现了卫星、无人机、视频监控、高山瞭望、地面巡护有机结合,快速反应。
塞罕坝林场森林深处,有9座望海楼,分别住着9对夫妻瞭望员。
51岁的刘军、王娟夫妇就在这里从事防火瞭望工作。
刘军、王娟夫妇就在这座海拔1900米高的月亮山望海楼里工作。新华社记者曹国厂摄
他们每天对望海楼周围近20公里范围内的森林进行定时瞭望,每15分钟记录一次瞭望情况,在重点时期夜间还要每1小时向林场防火指挥部通报一次林区火情。
60年来,塞罕坝没有发生过一起森林火灾。这也是塞罕坝人牢记使命的精神所在。2017年12月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地球卫士奖”。2021年9月,林场又荣获联合国防治荒漠化领域最高荣誉——土地生命奖。
“塞罕坝的创业路,是播种绿色之路、捍卫绿色之路,更是一条绿色发展之路。”塞罕坝机械林场党委书记安长明说,“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行动引领新变革,也必将给塞罕坝拓展巨大发展空间。
2021年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推进塞罕坝机械林场“二次创业”的实施方案》,全面开启了“二次创业”新征程,力争经过10年的建设发展,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目标,为世界提供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样本。
绿色,浸染了塞罕坝,也在中华大地上、在每个人心里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