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总书记的回信这样激励河北青年奔向西部、建功立业
来源:河北日报  |  2022-04-25 16:51:19

什么样的青春让人热血热腾?

有这样一群河北青年,

他们的青春选择了远方。

8年,总书记的回信这样激励河北青年奔向西部、建功立业

新疆巴州且末县第二中学,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走在校园里。河北日报资料片

2000年,15名保定学院毕业生,

义无反顾地奔赴新疆且末县任教。

吹响了去西部奋斗的号角。

2014年五四青年节前夕,

习近平总书记给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回信,

勉励青年人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

谆谆话语饱含深情,

给新一代河北青年带来强大的力量。

8年,总书记的回信这样激励河北青年奔向西部、建功立业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以青春之名投入祖国的壮丽事业中。

截至去年,

已有6000多名来自河北的西部计划青年志愿者

到新疆、西藏、广西、青海、宁夏等地服务。

跨越山海,远行万里,

在远方,写下燕赵青年的担当。 

8年,总书记的回信这样激励河北青年奔向西部、建功立业

人生无悔,寻梦边陲

总有一次选择,不枉青春勇

8年,总书记的回信这样激励河北青年奔向西部、建功立业

项敏祎

“浅薄且翠嫩,一身余勇”,

这是河北师范大学西部计划志愿者项敏祎

对自己的评价。

当一名教师是她从小的梦想,

大三实习时第一次面对孩子们求知的眼神,

真切的感受直击她的内心。

项敏祎一直关注着西部支教的故事,

那些远在边疆的坚守与奉献,

荒漠戈壁中谱写的诗和远方,

更让她在振奋中坚定了心之所向。

年轻正是追梦时!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

我想把青春融入祖国的山河!”

8年,总书记的回信这样激励河北青年奔向西部、建功立业

常春利

因为淋过雨,

所以总想给别人撑伞。

毕业于河北地质大学的志愿者常春利

正是这样故事的主人公。

从小家庭贫困的她,

大学期间住宿费和学费

全由助学贷款支持。

“当时我就在想,以后只要有机会,

一定要用自己的学识回报祖国。”

于是,西部计划就这样

走进了她的心里。

服务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一连,

常春利对这里比常人多了一种情感,

她迫切地想要帮助与自己一样的人,

迫切地想要回报祖国。

“拿自己精力最充沛、

热情最高涨的年华,

用在这样具有深刻意义的事情上,

是我一生最光荣的事。”

心怀赤诚,青春无畏

土地是荒凉的,心却生机盎然

8年,总书记的回信这样激励河北青年奔向西部、建功立业

河北师范大学第21届研究生支教团赴新疆支队

当刚刚毕业的河北师范大学学生严佳

踏上西行甘肃的列车时,

就已经做好了迎接所有困难的准备,

可实际情况仍超乎预期:

气候高寒、嘴唇开裂,

冬季长达7-8个月,最低温-25℃,

取暖全靠捡柴火树枝,

还有经常光顾的“白毛风”……

可艰苦的环境并未让她有丝毫退却,

反而越发心疼这里的孩子。

“对于孩子们来说,

教育几乎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

而我们是他们的希望。”

这就是一名青年心中的使命感。

8年,总书记的回信这样激励河北青年奔向西部、建功立业

闫俊良(前排右二)和学生们。河北日报资料片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

穷山巨海,不能限也。

西藏南木林县平均海拔4400米

保定学院2002届毕业生闫俊良

和其他9名同学来到这里时,

整个县城只有百十来户。

“土坯房下雨就漏,得用锅盆来接。

吃水要到河里打,

冬天河水结冰足有一尺多厚,

只能用石头凿开再取水……”

可就是这样的条件,

闫俊良仍留了下来,

“服务西部就是我们这一代应有的担当。”

一年又一年,他在雪域高原燃烧青春;

一岁又一岁,山里的孩子脱胎换骨长大成人。

肩负重任,光芒万丈

被需要的青春,才是最宝贵

8年,总书记的回信这样激励河北青年奔向西部、建功立业

岳刚和学生们在一起。河北日报资料片

“岳老师,是您为我推开了世界的门。”

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岳刚

又一次收到了学生国杰罗布的信。

刚上中学时,

这位藏族小伙只想考个职业学校,

“家里穷,我手巧,修电器好赚钱。”

在岳刚的教导与支持下,

国杰罗布勇敢迈出了追梦第一步,

最终成功考取复旦大学,

又应征入伍,成为大学生士兵。

“我们就像燃灯人,

用心里的火点亮他们梦想的灯。”

青春因奉献更显宝贵。

使生如夏,所到之处,无不盎然。

8年,总书记的回信这样激励河北青年奔向西部、建功立业

2000年7月,侯朝茹和同学们毕业留念。河北日报资料片

对于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侯朝茹来说,

最大的幸福是往日的学生成了今天的同行。

“我要学侯老师,

把爱留给西部的孩子。”

周文绯是侯朝茹的学生,

2013年从新疆师范大学毕业后,

她坚持回到且末,

她要与侯老师站在一起。

侯朝茹喜欢把自己比喻成红柳,

模样并不光鲜,甚至就像杂草,

放到花团锦簇的公园里肯定不会被注意,

但在戈壁荒漠,却是抵御风沙的“猛将”,

是漫漫黄沙中最盎然的一抹生机和颜色。

谁的青春不热血?

一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曾让多少人彻夜难眠。

这群燕赵青年,

他们背上的行囊、孤勇的身影,

是榜样,更是召唤。

在滚烫的青春里蹒跚跋涉,

将一颗赤子心献给祖国。

这就是志在四方的燕赵儿女,

这就是奋斗无悔的河北青年!

【相关】快速了解西部计划

8年,总书记的回信这样激励河北青年奔向西部、建功立业

  内容综合/河北日报、长城网、中国青年报、河北青年报等

编辑:王阔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