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落皆是景,美丽乡村入画来。河北各地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总要求,巧用新元素撬动乡村振兴脉搏,开启乡村“美颜“新模式。
雄安新区
“未来之城”谱写乡村振兴曲
黄湾村雄山公园
走进雄安新区雄县黄湾村,古朴典雅的乡村民宿、回归自然的“共享农场”、景色秀丽的雄山公园、活力四射的“夜经济”步行街……一幅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徐徐铺展。
曾经的黄湾村,和雄县诸多村庄一样,以塑料包装产业著称。雄安新区设立后,作为村里支柱产业和“污染大户”,塑料企业全部关停或外迁。黄湾村利用分解后的无公害建筑垃圾,恢复了雄县历史上的名山雄山,建成了占地800余亩的雄山公园。
如今,在环黄湾区域,一座大型田园综合体正在加速布局,周边十余个乡村串珠成链,正携手走向乡村振兴。
承德围场
小树苗扮靓美丽乡村
承德围场县二道河子村把环境卫生整治作为“头等大事”,该村人居环境整治通过“积分制”激励制度,以“积分考核,兑换奖励”形式,将过去的党员干部“唱独角戏”,变为全体村民“跳集体舞”的环境整治新办法,激发群众自觉共建共治共享的热情,真正实现村民由“袖手看”到“动手干”的局面。
二道河子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将塞罕坝远山的美景植入乡村,改变山绿村秃的面貌,促进生态产品的转化和增值,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
保定安国
特色文化庭院点亮美丽乡村
图为贾俊霞(左)和票友演唱安国老调。 王玉双 摄
保定安国戏曲庭院贾俊霞家,80岁的贾俊霞正和几位票友弹唱安国老调《盘夫索夫》选段。
安国老调,又称南路老调,是地方戏曲剧种之一,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流传于冀中、冀南地区。近年来,保定安国积极开展“美丽庭院+文化”创建活动,将戏曲、书法、刺绣等传统文化与庭院建设有机融合,打造了戏曲庭院、书香庭院、创业致富庭院等特色主题庭院3500余户,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文化内涵。
沧州吴桥
家家户户庭院美 串起一路好风景
曹洼乡岳庄村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打造民宿小院,成为美丽庭院“产业美”示范点。
筛子、锄头成为室内装饰品,村里的景色走进墙上的风景画,踏入曹洼乡岳庄村孙秋霞家的民宿,一股乡土风扑面而来。
以前,岳庄村的环境差,晴天,沙土扬场;雨天,道路泥泞。经过整治,人居环境大变样,随后,村里着手发展乡村旅游,打造景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岳庄村本是一个纯农业村,近年来,村里借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东风,挖掘谷物文化和岳飞文化,发展乡村旅游,昔日灰头土脸的小村实现蜕变,成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民宿小院、杂技小院……一个个富有特色的美丽庭院,成为村庄的文化名片。
衡水阜城
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
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随着阜城县崔家庙镇美丽乡村规划蓝图的徐徐展开,今年以来,崔家庙镇打出政府主导、各村联动、全民参与、综合整治“组合拳”,通过以点带面,逐步推开的方式,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加快从“一处美”到“全域美”、从“一时美”到“持久美”转变。
崔家庙镇将美丽乡村建设与生态环境治理相结合,对纳污坑塘全面治理,按照由污变净、污变美、污变景的三步走原则,先后治理坑塘65个,实现了一塘一景、一河一韵。全力推进厕所革命,全方位提升绿化水平,打造生态宜居、环境优美的美丽乡村升级版。
邯郸峰峰矿区
双向奔赴 美丽乡村共建共享
图为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大峪镇吝家沟村拆除废旧厂房后改建的冬青育苗基地。
走在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大峪镇的大街小巷,映入眼帘的是美观大方的党群服务中心、整洁干净的“四好农村路”,三五个忙碌的身影在清理道路杂草、垃圾,耳畔不时传来村边大喇叭播放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提示……
农村人居环境提升靠整治,但重点落在保持。大峪镇创新党建引领,引导群众发挥主体作用,掀起人人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新高潮。
村民改变了以往的思想观念,用上了卫生厕所、自觉打扫房前屋后、尝试进行垃圾分类、帮助修剪树枝……群众的积极参与,破解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易“顽疾复发”的尴尬局面,形成了“人居环境共治共管,美丽乡村共建共享”的良好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