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沧州持续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催生乡村新图景 600多年古井复涌 美丽田园引游人
日前,一位来村中务工的人员在感受油坊口村的古井与辘轳。河北日报通讯员 郑延涛摄
“这口600多年的古井里又有水了!虽然现在我们村家家都有了自来水、喝上了长江水,但看到干涸的井里重新涌水,小时候的记忆又回来了。现在村子也建设得越来越好,成了旅游点,乡亲们更愿意在村里住了。”7月20日,站在沧州市东光县油坊口村的古井边,村委会副主任霍灿福感慨地说。
从喝地下水到喝长江水
东光县油坊口村位于京杭大运河的一个河湾处,是一个只有67户的小村。据村史记载,公元1404年建村时,为解决村民吃水问题,挖了这眼10米深的水井,算来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数百年来,油坊口村村民始终以此井为饮用水源。上世纪80年代中期,大运河断流,加上不断超采地下水,这口井逐渐变为枯井,再无水可取。村民开始改用村边农田中打的机井作为饮用水源。2019年人们发现久已干涸的油坊口村古井又见清水,初时井水深约3米,近两年水位持续上涨,目前水位深约7米。
变化始于绿色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生态治理持续加力。近年来,沧州市持续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打出“节、引、调、蓄、补、管”组合拳。
东光县地处黑龙港流域下游,属严重资源型缺水地区。立足当地实际,该县采取强化节水、增加引水、扩大蓄水等务实举措,加强地下水超采治理。2019年以来,东光县建设了城乡一体化供水系统,实现生活水源置换,447个村实现“村村通、户户喝”长江水,38万群众喜饮长江水;同时,筹集2600万元建设资金,铺设专用供水管网,为用水大户企业直供南水北调引江水,结合一体化供水管网,实施乡镇园区企业水源置换,全部关停工业自备井。
“2022年年底前,我们将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东光县水务局局长孙洪忠介绍说,2022年以来,东光县大力开展引江、引黄、引卫生态调水工程,实施灌溉水源置换,加紧推进“万塘千渠百河”水系连通工程,以及旱作雨养、高效节水、高标准农田等项目建设。同时提前完成了今年的取水井关停任务,油坊口村所在的东光镇72眼深水井今年已经全部关停。
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下半年以来,东光县深层地下水位出现止降回升、持续回升、加速回升的良好局面。截至2022年5月底,东光县深层地下水位同比上升15.62米,考核排名位列全省第5名、全市第1名。2021年东光获得“全国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称号。
从“脏乱差”到“美丽乡村”
盛夏时节,油坊口村旁边的大运河曲折而过,全线通水的大运河河面显得宽阔了许多。岸上林木丰茂,堤顶路畅行南北。紧挨堤顶路,是一处“武术文化公园”,广场中立有霍元甲雕像,园内树木葱茏。
从堤顶路看下去,房屋舒朗有序。街边道旁布设了几处文化雕塑,田园风光中多了文化气。
穿行村中,不时碰到来自县城及周边村庄的游客在村中观荷塘、览村史,休闲游玩。
“我们是县城的,知道这个村有许多可玩的,就带着两个孩子来看看。”东光县城居民张女士正带两个孩子走进村史馆的小院,她说,以前也来过一次,这次来感觉变化非常大。
“生态环境好了,我们的美丽乡村建设一定会吸引更多游客。”霍灿福指着整修一新的村子说。
油坊口村有历史、有传承,文化底蕴深厚。但村庄一度也是脏乱差。新一届班子上任后,借助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契机,充分挖掘油坊口村的历史文化底蕴,进行村容村貌提升,建设了村史馆、文化雕塑,村口的坑塘也改成了荷花池。村里修缮了古井及周边设施,在旁边设立了“太后茶棚”“打水人雕像”,让游客更真切、直观地感受这口古井蕴含的历史文化。同时,村里还引进了武术、工艺品、面食方面的非遗项目,积极打造省级美丽乡村。
村里还规划建设民宿,让游客体会运河岸边的风土人情,促进乡村旅游。
经过精心打造,这个大运河边的小村庄新颜初现——街道进行了硬化,路边竖起太阳能路灯,路口设置了标示牌,绘制了文化墙。全村面貌焕然一新。
“2022年我们的水费每立方米又降了1元,大家的日子过得更舒心了。”谈起现在的生活,村民是满满的获得感,一些村民在县城有房,如今更愿意在村里居住。
2022年东光县实施了“饮用长江水提质降费”项目,全县域实现24小时稳定供水,并对城乡居民生活用水价格进行下调。由县财政按照每立方米1元的标准,对城乡居民用水进行补贴(实行倒阶梯补贴政策),每年需投入876万元。
“算下来,这个钱还是花得值。”东光县副县长王国臣说,提质降费进一步巩固了农村饮水安全,彻底告别高氟水、苦咸水,提升了群众幸福指数,同时不再开采饮用深层地下水,促进了生态修复。“持续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和大运河通水,都大大改善了东光县的生态环境,造福了当地人民。我们将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在生态修复治理和绿色发展中促进乡村振兴。”王国臣说。(河北日报 记者张岚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