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谋变,让创新创造活力迸发 伟大变革 河北实践
核心提示
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北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把科技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抓好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打造创新型河北。
本文通过一家从“作坊小厂”成长为上市公司的企业、一个获得省科学进步一等奖的产学研合作案例、一个为高层次人才营造一流创新环境的城市样本,展示加快建设创新型河北的生动实践。
敢“摔跟头”
——创新主体如何从“作坊小厂”成为上市公司
从“作坊小厂”到A股主板上市企业,石家庄科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用了17年。
7月19日,在石家庄鹿泉区的科林电气一楼监控运维中心,巨大的液晶显示屏上,许多绿点在地图上不停闪烁,它们标记着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光伏电站。这就是已经更新迭代到第四代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监控运维平台。
“随时随地查看电站实时功率、发电量、日收益等信息,自动巡检和大数据分析,发现电站故障还会派单给运维工程师。”科林电气研究院副院长常生强说,平台直接带动公司光伏发电设备销售收入提升5倍以上。
这只是科林电气众多明星产品中的“浪花一朵”,然而,从0到1,每叩开一扇新大门都非易事。
2012年,已经稳扎稳打坐上行业龙头的科林电气,看到了“丰年”里的隐忧:传统电气设备的天花板已经抵在头上。
“想要生存只有持续创新,让企业着眼于未来。”从诞生起就将创新刻入基因的科林电气,深知创新对于企业发展的意义。
科林电气决定另辟新路——发力光伏逆变器。
光伏逆变器,是连接太阳能板和电网的设备。彼时新能源产业刚刚兴起,适用于屋顶式光伏电站的逆变器仍是空白领域。
回忆起当年的艰难,负责研发的天津科林电气总经理尹伟历历在目。没经验、没方向、没路径,八九个人的年轻团队,就凭着“一根筋”的执着,不分白天黑夜开始了摸索。
第一个是材料关。尹伟介绍,设备对防水要求极高,为了一个小小的密封圈,经历上百次喷淋试验,几乎试遍所有能试的材料,才最终达到防水等级。
有了好材料,“参数”的问题依然棘手。“黑龙江一个高速服务区,设备安装后发电效率偏低。”尹伟说,为了查准问题,三四个工程师赶到现场,每天凌晨三四点起来观察太阳、查看机器运行状态,经过两个多月不断调整,参数才终于正常。
然而,最让尹伟忐忑的是一年又一年,每年“烧”掉五六百万研发经费,却听不到一点回响。这些年,企业每年的研发投入基本都保持在5%以上。
“怕失败吗?”记者问。
“我们领导说,在他那里没有失败,所有的失败都是在为下一次成功积累经验。”尹伟说。
一次次试错,一次次重来。直到2015年,蛰伏三年的科林电气终于公布好消息:光伏逆变器正式上市。
时代浪潮奔涌向前。坐落在石家庄市鹿泉区的科林电气研究院实验室里,常生强带领的互联网团队也同样马不停蹄,加速对分布式光伏监控运维系统的开发,解决安装光伏用户后顾之忧。
“早一天推出,就能早一天占领市场。”常生强时时有一种紧迫感,那时候几乎每天都攻关到凌晨两三点,早上八点又精神抖擞接着干,却从没感到过累。
如今,这个团队研发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监控运维平台已更新到第四代,科林电气也正在逐步成为世界一流电气设备集成服务商。
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制定10余项,参与重大科技攻关项目30余项,申请知识产权成果300余项,科技创新硕果累累;“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技术示范企业”“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各类牌匾挂满荣誉墙。
2012年,公司营业收入2.5亿元,2021年提高到20.39亿元,十年间增长7倍多。
回看企业发展历程,常生强感触“唯有创新一条路”,只有通过持续创新不断调整、转型、升级,才能驱动企业进入蓝海地带、立于不败之地。
【记者手记】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河北有市场主体729.3万户,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1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9.4万家,这是推动河北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
科林电气的成功崛起,正是依靠创新带来的志气、骨气和底气。采访中,我们深切感受到这家企业求新、求变、求强的决心和魄力:舍得去投入,几乎每个人都在说“研发无底线”;耐得住寂寞,3年研发没有进展,依然默默坚持、静待花开;敢于去冒险,放手让技术人员创新创业,8个项目都有了核心技术。
从“作坊小厂”到A股主板上市公司,科林电气告诉我们,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善“走出去”
——科研成果如何从高校实验室进入企业生产线
2022年,燕山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院长华长春主持的“面向节能减排提质的高炉智能建模与优化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此项目不仅对相关科学技术进步意义重大,更带来了可观的社会经济效益。
“我们通过校企合作,成功发明了‘高炉布料过程的智能建模与优化控制技术’等3项创新技术,项目完成之时,便可以直接大规模推广。”华长春解释道,冶金高炉就像一个“盲盒”,工作时你不知道里面具体发生着什么,燃料和矿石是否充分接触?有没有出现矿石受热不均的情况?燃料是否充足?这些都不能第一时间了解。
华长春团队通过融合冶炼机理、运行数据和专业知识,成功掌握了及时了解高炉内部工况的方法,并与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河钢集团有限公司建立产学研合作。
大学出技术,企业出场地,跟随项目推进,同步验证各项新技术阶段性成果——通过这样的“组团”模式,项目顺利完成,新技术也带来了可观的回报。
“通过应用新技术,与我们合作的两家企业三年新增利润超过10亿元,该项目还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3%。”华长春说,更为宝贵的是,让更多的高校师生走出校园,参与实践、参与创新技术应用,同时也为企业培养了更高水平的技术人才。
在燕山大学,还有很多像华长春一样的教授,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一项项科研成果从高校实验室“走出去”,走进企业生产线的距离越来越短,短到无缝衔接,甚至融为一体。
近三年,燕山大学通过专利转化、技术开发等形式累计向社会提供各类技术服务1846项,技术合同额5.3亿元。服务河北钢铁集团、中铁山桥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等企事业单位1000余家,服务范围覆盖全国30个省份。
【记者手记】
梳理近年河北省科学技术奖的获奖项目,高校与企业“并肩作战”的项目越来越多,科研成果转化链越缩越短。我们不难发现,长期稳固的校企合作已成为一种互惠双赢的关系。
河北有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研发平台1451家,普通高校123所,这都是汇聚创新资源、推动企业创新、运用科技成果、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载体。就是要积极推动高校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发挥高校科研经费杠杆撬动作用,鼓励高校与企业合作攻关,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科研,共同突破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卡脖子”技术。
算“长远账”
——机制创新如何从引人才到留人心
6月27日7时40分,在位于保定高新区的河北同光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公司总工程师杨昆正在召开项目研讨会,分析新产品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商讨改进技术的对策。
“杨昆的加入,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董事长郑清超这样感慨。
在杨昆的带领下,公司突破了高纯度碳化硅原料合成、晶型控制等技术难题,实现了第三代半导体关键材料的自主可控,产品的良品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然而,7年前,这位“技术大拿”的引进过程却有些出人意料。
2015年,杨昆从山东大学晶体材料研究所以博士学位毕业,北京的多家央企、科研院所向他伸出橄榄枝,可他却选择了河北同光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理由是,这里给了他最看重、最想要的东西——公司的研发工作全权由他负责。
“引进高层次人才,最重要是留住他们的心。”保定高新区人才中心主任张国兴介绍,近年来,保定市招才引智节奏明显加快,发布的人才政策包亮点十足。
搞科研有支持,购房租房有补贴,配偶就业有照顾,子女入托、入学择优就近安排……这些政策使杨昆这样的引进人才加速融入这个城市。
“我和爱人已经在保定生活了7年,两个孩子也在这里长大。”杨昆说,这里就是他们的家。
张国兴介绍,目前高新区已经引进重点产业急需的高端人才540名,其中博士36名、硕士504名。自2018年以来,为近50名高端人才工作津贴、房租补贴475万元。
人才队伍建设,有链有群才成军。
近年来,保定市加快围绕产业链构建人才链的步伐——
解放思想,政策倾斜。比如,“城市合伙人”在保定投资的重大项目,政府引导基金将联合其他基金跟投,确保项目建设资金充裕。将“院士周末工作坊”“科学家活动月”等工作制度化,拿出专项财政资金服务于同保定有合作关系或是能对保定提供重大创新咨询的科学家。
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比如,着眼于当地重点产业人才的缺口,2022年5月,出台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十二条措施,砸出真金白银、打破瓶瓶罐罐、拿出十足诚意,以10万个岗位、15项资金补贴,为产业发展汇聚青年力量。
对各类高端人才,出台硬举措、加大柔性引进;对发展所需的青年人才,优化服务保障、加强引进培养。
保定的创新环境创新生态,充满了求才、重才、爱才的真诚和渴望,也充满了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布局人才链的前瞻眼光。
截至目前,保定已与69个全国学会、2100余名院士专家建立合作关系,可有效服务全市1164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310家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了引才、留才、聚才的人才“强磁场”。
【记者手记】
业内专家表示,科技成果转化不是从A到B的简单平移,而是一个“理论突破—核心技术—样品—产品—商品”的复杂过程,在不同的阶段需要不同的要素投入与资源整合,需要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科学家、企业家、工程师等,形成一个完整的人才链,来确保技术成果从创新链成功走向产业链。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要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就要加快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健全科技创新综合服务体系,就要围绕主导产业发展需求,不拘一格引进各类高素质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就要营造良好创新环境,落实“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给予科研单位更多自主权和科技人员更多创新收益,让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河北日报 记者周洁、孙也达、徐华、王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