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加快“去调转”培育发展新动能
来源:河北日报  |  2022-08-08 17:50:18

河北:加快“去调转”培育发展新动能_fororder_41

  河北传统产业减量提质,不断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图为沙河市鸿昇新材料超薄光伏电子玻璃生产车间,该产品可应用于太阳能基板、高端显示器等多个高新技术领域。河北日报记者赵永辉摄

  2022年上半年,河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27.6%,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7%——一组数据准确诠释了河北传统产业平稳运行、新兴产业较快增长。

  2017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张家口考察时强调,“去产能特别是去钢铁产能,是河北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头戏、硬骨头,也是河北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关键之策。河北要树立知难而上的必胜信念,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

  真刀真枪干一场,干出一番新面貌。

  河北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解放思想、真抓实干,扎实推动国家和河北省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实,坚持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两手抓,持续推进“去调转”,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传统产业提质,“去”出新空间

  6月13日,河钢石钢成功轧制出直径400毫米特钢棒材,刷新了国内棒材轧制规格纪录;7月11日,首次供货国际某知名乘用车品牌非调质钢,用于底盘零部件制造……

  “从市区搬迁到井陉矿区,河钢石钢不仅赢得更好发展空间,还通过技术升级,产品结构更优。”在河钢石钢新区,石钢发展建设部部长杨进航介绍,“2022年上半年石钢新区钢产量86.39万吨,材产量82.87万吨,品质和服务持续高端化,产品全部实现订单式生产。”

  传统产业是河北的当家产业,也是转型升级的主战场。

  河北省委书记倪岳峰在河钢集团调研时强调,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重要要求,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开发生产更多精品钢材。

  从拼数量、拼价格,到拼质量、拼品牌,钢铁产能少了,但产品精了,产值高了。如今,河北省钢铁产能由峰值时的3.2亿吨压减到2亿吨以内,“煤电围城”“钢铁围城”的历史难题得以破解。2022年上半年,河钢集团成功开发出高锰奥氏体低温钢、177.8mm厚风电安装船用齿条钢等92个新产品,产品结构中高创效品种占比41.34%、同比提高6.3个百分点。

  完善法治化、市场化去产能长效机制,持续深化结构调整,积极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

  在沙河市,玻璃生产企业由最多时的176家减至7家,深加工企业由600多家减至不足200家,家电玻璃、汽车玻璃等精加工产品成为主流发展方向。

  鸿昇新材料超薄光伏电子玻璃项目干净整洁的生产车间,薄薄的玻璃原片正在超薄光伏电子玻璃生产线上缓缓前行,产品可应用于太阳能基板、高档汽车玻璃、高端显示器等多个高新技术领域。

  “价格最高时,每吨超薄光伏电子玻璃较传统建筑玻璃高1700元。”该项目副总工程师张栋说,尝到转型升级甜头,玻璃原片深加工项目——鸿昇碲化镉发电玻璃生产线已于4月份开工建设。

  河北钢铁、煤炭、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减量提质,加快转型升级。6月份,钢铁行业热轧薄板、冷轧薄板等高附加值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5倍、36.6%。

  数字经济赋能,“调”出新优势

  官厅湖畔,塔吊林立,一栋栋数据中心及配套楼拔地而起。

  “近日合盈数据(怀来)科技产业园一期项目多地块主体结构提前封顶,可安装5万余架机柜,容纳50余万台服务器,9月起陆续交付使用。”北京中科合盈数据科技公司怀来区域总经理吕志勇介绍,2022年以来,合盈数据与不少国内知名科技公司和互联网独角兽企业达成合作。

  秦淮数据、腾讯科技等一批大数据企业也已落地怀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京津冀枢纽节点张家口数据中心集群建设步伐加快。

  一批新基建项目,提速数字产业化,点燃经济发展新引擎。目前,张承廊大数据走廊初具规模,在线运营服务器规模突破250万台。

  作为传统产业大省,河北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引导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走进石家庄四药集团河北广祥制药有限公司控制中心,偌大的屏幕实时显示各个车间生产实况,5位工作人员仅需轻点鼠标,就可远程控制车间产线。

  “公司上线了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贯穿生产、检验、仓储、销售、运输全流程,实现一体化信息管理。”该公司董事长崔永斌一项项算账:车间工人减少近百人,日产能由14吨提高到30吨,运营成本每年降低3000多万元。

  让崔永斌更为兴奋的是,他们通过采用新型智能化晶型控制技术,显著改善了咖啡因、甲硝唑等产品的流动性指标,大大提升了产品市场竞争力。

  数字经济引领产业结构调整,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全面提速。

  2022年上半年,河北新增上云企业7000家,企业工业设备上云率居全国第一位。德龙钢铁、河钢数字等单位申报的3个项目入选工信部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河北新型显示、现代通信、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优势产业持续向好,维信诺全新VM6材料体系首次量产,应用于品牌手机;普兴电子自主研发的硅外延片、碳化硅外延片,订单供不应求;远东通信成功研发5G小基站产品,可填补宏基站覆盖盲区。

  改革创新驱动,“转”出新动能

  “施工许可采用承诺制,减少审批事项7项,原来要准备20多份材料,现在仅需一张承诺书,当天就拿施工许可证。”提及年产200万件汽车用热成型部件生产基地项目快速通过施工许可,项目负责人李浩语气中流露着赞许。

  2022年5月以来,保定市实行“政府设标准、企业做承诺、部门强监管”的管理模式,在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产业聚集区等区域试点开展企业投资项目“区域评估+标准地+承诺制”审批,推进先建后验改革,推动300多个项目加速落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在河北圣昊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净化生产车间,几位工程师正在调试芯片测试机。“2022年上半年,尽管受疫情影响,但公司累计生产产值过亿元,销售额同比增长19.44%。”该公司董事长杨勇峰介绍,其自主研发的新产品成功入围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河北选拔赛,将代表河北省参加全国选拔赛。

  一家成立仅5年的公司,从芯片代工,到自主研发生产出多款打破国际垄断的智能化检测设备,靠的是什么?

  “创新!”杨勇峰坚定地说,正是秉承“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理念,企业不断实现产品新突破,2022年上半年累计研发近20个产品系列,是2021年的2倍。

  改革和创新两轮驱动,新旧动能加快转换。

  产业活力竞相迸发。申科科技集团的水表从找销路到走俏,建成了全球最大的表计用互感器生产基地;河北鹰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出国内首套型材在线检测设备。

  新兴产业加快发展。2022年上半年,河北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5.5%。河北长征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新能源1号重卡正式亮相,包括氢燃料电池重卡、纯电动换电重卡等3种车型;冀中新材研发的中高端玻璃纤维产品畅销国内外。

  “专精特新”加快培育。2022年以来,博深股份有限公司、河北智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等773家企业进入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行列,首次实现全省县域全覆盖。河北新华北集成电路有限公司等28家企业入选第三批国家重点支持“小巨人”企业,获得国家支持资金5600万元,激起新一轮“补短板”“填空白”研发热潮。(河北日报 记者米彦泽)

编辑:李雨馨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