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河北消息(记者 王珊珊):针对去冬今春麦田旱寒叠加、苗情复杂等特点,在全省农技推广系统越冬期小麦苗情和墒情调查基础上,经专家会商研判,河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日前印发《2023年河北省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建议》(以下简称《建议》),要求全省各级农业技术部门尽快行动起来,将抓好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摆在当前工作的首要位置,因地制宜、因苗施策、精准管理、环环紧扣,确保技术措施“一扎到底”,提单产、增产能,全力夺取夏粮丰收。
《建议》提出,2023年小麦春季管理要立足于“早”,重点在“促”,促控结合,突出做好“因苗分类管理、科学运筹肥水、强化镇压锄划、春季化控防除”,力争促苗早返青,分蘖多成穗。
不同类型区苗情特点及重点管理措施
在山前平原冬麦区,小麦播种前经历了降水过程,适墒播种面积大,精细整地精细播种技术应用广,土壤肥力较高,出苗质量好,以一二类苗为主体。针对此区域越冬期苗情,春管以“促控结合、高效水肥运筹”为目标,精准施策。
在黑龙港低平原麦区,部分地区腾茬较早,趁雨抢墒播种面积偏大,苗情复杂多样。针对此区域越冬期苗情,春管以“控旺防冻抗旱,抗逆促稳长”为目标,分类指导。
在燕山山前平原麦区,以种植冬性品种为主,浇灌越冬水比例高,冬季降水较南部麦区偏多2~6成,墒情基础较好。针对此区域越冬期苗情,春管以“促弱转壮,病虫草综合防控”为目标,科学管理。
各类型区麦田共性管理技术
一是锄划镇压,弥合裂缝,保墒增温。在返青前,选择晴好天气时,镇压和划锄结合,先压后锄,做到上松下实,破碎坷垃、弥补裂缝、踏实土壤,起到提墒保墒增温抗旱促早发作用。注意表墒好、湿度大的麦田,不宜镇压或推迟镇压。
二是抗冻防“倒春寒”,及时补救。对冻害较重麦田,在土壤解冻后及时追肥,一般每亩施用尿素8~10公斤(折合纯氮4~5公斤),缺磷地块可以亩施氮磷复合肥15公斤左右,促进分蘖成穗。
三是科学预测预警,防治病虫草害。加强病虫草害田间调查,安全用药及时防治,重点关注锈病、茎基腐病、蚜虫等病虫害的发生,抽穗-扬花期重点预防赤霉病,灌浆期做好“一喷三防”。关注节节麦、雀麦等禾本科杂草发生趋势,对未进行杂草秋治的麦田,在日均气温稳定通过6℃以后,选择晴好天气,于上午10时至下午4时,采取化学除治、中耕除草等有效措施,防控杂草蔓延危害。合理选择除草剂,严格按照使用要求操作,避免发生药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