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名:传承武术文化 弘扬武术精神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3-03-17 13:52:05

  国际在线河北消息(记者 王珊珊):在邯郸市大名县人民广场,每天早晨、傍晚总能看到一群人在一位老师的带领下练拳习武。这位老师就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二郎拳的第六代传承人刘信江。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图片8

刘信江在教孩子们练拳 供图 大名县委宣传部

  今年69岁的刘信江,自幼随祖父习武,受到家庭和家乡习武之风的重陶,深深喜爱上了二郎拳,十三岁时开始跟随祖父刘金法习练二郎拳,五十多年从未间断。

  为了不让祖辈传下来的文化就此失传,从2007年开始,每天的早晨和傍晚,刘信江都义务教授武术爱好者练习武术。

  随着习武人数的增多,很多人建议刘信江适当收一些学费,可都被刘信江回绝了。“人们愿意学,也认可我,这对我来说就是一种肯定和鼓励。学习武术可以陶冶情操、增强体质、锻炼性格,学好以后也能更好地投入到各自的工作中去。”刘信江说。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图片10

刘信江练习二郎拳 供图 大名县委宣传部

  为传承武术文化、弘扬武术精神,从1998年起,刘信江通过开办二郎拳术培训班、麒麟精武馆等形式传承武术。自开办武馆以来,刘信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武术人才,带领多名弟子多次参加省内外及全国性的武术比赛,曾取得团体总分第二名的好成绩;刘信江个人也曾获得过传统拳比赛和剑术比赛的第一名;其弟子梁永波、刘钊、王世刚分别获得传统拳术比赛的一、二、三等奖;特别是在2015年9月,刘信江代表大名县武术人才参加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主办的“第十二届全国武术之乡套路比赛”,其二郎拳中的“霹雳捶”招式以8.88分的成绩获得老年组传统武术第二名,土生土长的“土拳种”也登上了国家级领奖台。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图片9

刘信江指导弟子们进行对练 供图 大名县委宣传部

  2012年元月,大名县成立了二郎拳研习会,刘信江任会长。刘信江介绍,研习会成员不仅有已退休的老同志,还有上班的干部职工和在校学习的青少年。研习会的成立,旨在让更多的人投入到习练传统武术中来,这也是武术传承人的责任和义务。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图片11

2012年二郎拳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供图 大名县委宣传部

  “武术不仅要勤加练习钻研,还要注重传承。只要他们愿意学,我就愿意一直教下去。不求名不求利,只为把武术发扬光大。”刘信江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武术传承给下一代,让更多的人了解民族的根、民族的魂。

编辑:张瞬晗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