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河北消息(记者 王珊珊):春日阳光明媚。在河北省平泉市卧龙镇一家食用菌食品加工厂内,工人们把香菇的菇柄和菌盖分离后,分类装箱送到不同的生产车间,采用国际领先的生物发酵、低温真空膨化等技术,将菇柄等原料制成“菌菇素肉”等健康零食,发往北京、广州等地的高端消费市场。
平泉市是中国北方较大的食用菌生产地区,每年生产香菇60万吨以上。为适应市场需求,许多优质菇上市前要进行“剪腿”加工,因而产生了大量的菇腿下脚料。“每年平泉市产生菇腿12万吨,因价格低廉,有的菇农干脆直接扔掉菇腿。”从事食用菌种植加工产业多年的林文炳看着很心疼,同时也从中发掘出了一个新商机。2020年,林文炳组建研发团队,投资建起了平泉市第一家食用菌深加工工厂,研发、生产以菇腿下脚料为原料的健康休闲食品。
林文炳说:“产品填补了市场上以食用菌为原料的素食产品的空白,2022年实现销售额1500万元。项目全部投产后,实现年加工菌菇原料8万吨,生产‘菌菇素肉’等产品2万吨,产值约14亿元,每年可创造500个就业岗位。”目前,平泉市已发展食用菌深加工企业11家,产品包含菌菇合成肉、菌菇脆片、菌汤水饺等30余种,弥补了食用菌精深加工产业链的短板。
据了解,平泉市依托独有的气候和资源优势,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农民自发栽培种植,到如今政府支持引导,食用菌产业历经40余年发展,已逐渐成为该市最具优势特色、产业链条最完整、辐射带动能力最强、农民从中受益最多的支柱产业之一。食用菌产品以干、鲜、腌、冻、加工品5种形式销往国外16个国家、地区和国内60余个大中城市。
2022年,以食用菌为主导产业的平泉市现代农业产业园,被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认定为第四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园内从事菌种研发、菌棒生产、食用菌种植销售、技能培训、食用菌产品深加工等食用菌相关企业近80家,主导产业覆盖率达80%。
“平泉食用菌产业不仅实现了产业内闭合循环,同时也实现了产业间跨界循环,促进了融合发展。”平泉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苏清玉说,平泉市将每年林业生产形成的小径材、枝桠材及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作为生产食用菌菌棒的原料,实现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围绕原料、有机肥料、饲料、燃料、果蔬栽培基质等“四料一质”,对食用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菌糠进行循环再利用,利用率达90%以上。
在河北燕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随着“菌炭热电肥联产”项目的开发应用,平泉市成功搭建起山杏、活性炭、食用菌、有机肥等跨行业循环经济“大链条”,让以废菌棒为主的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94%。
平泉市人民政府市长何会岭介绍,为提高食用菌开发利用的科技水平,平泉市建立了“国家+地方+民营科研”的科技推广应用体系,建有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研发中心、河北省食用菌产业技术研究院及食用菌李玉院士工作站,拥有一支300人的民营科研技术推广队伍,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6家科研机构合作,搭建食用菌产业科技创新创业平台16个。
据统计,目前平泉市食用菌(干鲜混合)年产量达到63万吨,产业链产值达82亿元。该市还通过打造京沈高铁沿线“平泉香菇”产业示范带,拉动平泉市、承德县、兴隆县、宽城县内58个乡镇、487个村,提升食用菌深加工、现代化菌棒厂建设、菌种研发、标准化基地水平,带动17.3万农户持续增收,推动整个承德地区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