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河北消息(记者 王珊珊):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在河北省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位于畜牧局胡同的商业步行街是必不可少的美食打卡地。武汉黑鸭、云南过桥米线、安徽板面、重庆烤鱼、四川苕粉……各种小吃云集于此,成了市民调节味蕾的好去处。
在许多老人的记忆里,曾经的这条小巷,坑洼的路面、乱占乱建的街道、见缝插针的机动车,再加上熙熙攘攘的行人,每天都堵得水泄不通。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转变从2020年开始,宽城县委县政府将小巷改造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巷子改造,要让居民乐享其中,既获利又获益,破除扰民烦恼,还要兼顾民生的温度和文旅的热度。”该县县委书记张成介绍,小巷承载了岁月里长久积淀的人文风情和历史记忆,传递着城市民生、文化、商业等方面的发展信号。宽城在老旧小巷改造上兼顾文旅与商业的平衡点,不断探索传承与创新的突破口。
这条小巷总长300多米,两边分布着大大小小的餐饮店50余家,小巷东半侧店铺归北村集体所有,其余店铺归个人所有。基于这种特殊性,该县因地制宜谋划设计方案,一场如火如荼的小巷疏解整治提升工程开始了。
“再难也要把小巷改造好,改造资金我来想办法,既要刷新胡同的颜值,还要最大限度调动居民共建共治共享美好生活的积极性。”北村村支部书记徐术回忆说,借着县委县政府小巷改造提升的政策东风,村“两委”干部和小巷改造工作组成了说客,跑断腿儿、磨破嘴儿,三天两头召开小院“圆桌会议”,把居民从家里请出来,为拆迁补偿做工作,面对面探讨小巷的规划、保护和改造。
修建连接主路的三角形环形路、打造满族风情商业步行街……如今,老旧小巷焕然一新,环形路四通八达,没有了天上的线、地上的车和街道的乱挤乱占,浓郁的满族风情文化扑面而来。穿过古香古色的前排楼,行走在灰色石砖铺成的舒适步行街上,统一格调的复古店铺鳞次栉比地排列着,与富有满族特色的八角楼遥相呼应,让这条小巷不失历史的厚重和现代气息。
“我出生就住在这里,几十年也看到了变化,危房变新房,土路变砖路,这墙、这柱、这灯、这门牌、这店铺,变得东西太多了,但美食的味道却一直没变。”店主周俊波手指前方,一排立式牌匾向远处延伸,望不到尽头。步行商业街繁荣的夜经济和独有的满族文化风情为这座小城增添了魅力,激发了消费活力。
“小巷颜值刷新了,后续的保护与管理也必须跟上!”徐术和其他村“两委”干部摇身一变,成了小巷的免费管家。“见面打招呼、遇事有商有量”也写进了村民公约,小巷的蜕变让宽城这座城市更有生命力和亲和力。
从脏乱差老旧小巷变身为满族风情的步行商业街,这为宽城老城区胡同改造工程提供了可参考可复制的经验。为此,宽城县委县政府乘势而上,投资7000多万全面启动老城区胡同改造工程,让宽城这座小城在个性化治理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目前,该县已完成57条老旧胡同改造,总长约17200余米。胡同里铺上了红白相间、错落有致的透水砖,立体彩绘上墙,给水、电力、通信供热、雨污管道重新铺设升级,因地制宜建起了“口袋公园”。城中村道路管线及配套设施改善,有效缓解了老城区交通状况,为1600余户居民解决了雨污水排放以及出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