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石家庄:传承丝弦艺术 弘扬戏曲文化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3-04-27 15:13:00

  国际在线河北消息(徐文龙):近日,石家庄丝弦艺术陈列馆正式揭牌并向市民开放。该馆位于石家庄丝弦剧院内,目前每周三为开放日。

  石家庄丝弦又名弦腔、弦索腔、河西调、小鼓腔等,是河北省特有的古老剧种之一,也是全国稀有、石家庄独有的一个地方戏曲声腔剧种,流行于河北省大部分地区和山西省晋中地区东部及雁北地区。据记载,剧种起源于明代万历年间,是在元曲小令明清俗曲的基础上衍变而来,迄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

  进入石家庄丝弦剧院大厅,墙壁两侧悬挂着1957年周恩来总理接见石家庄市丝弦剧团演员的巨幅照片和为丝弦剧团的题词。大厅北侧,摆放着石家庄市丝弦剧团创始人、首任团长刘魁显的半身铜像。

  石家庄丝弦艺术陈列馆位于二楼,楼梯拐角墙上印刻着丝弦经典曲目“越调三板”的曲谱。“这是丝弦戏曲《空印盒》里开头的一段,整体听起来又流畅又喜庆。”石家庄市丝弦剧团团长刘如夺哼唱完介绍道。

  在陈列馆展厅里,一侧摆放着丝弦表演艺术家王永春先生穿过的戏服、用过的道具、戴过的纱帽,以及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在观戏后的题词;另一侧展示着数量众多的连台剧本、影音资料等,向参观者诉说丝弦艺术的发展之路。

  “我们建设这个展厅的目的就是让参观者感受到咱们丝弦艺术的厚重历史,让大家能够立体地了解丝弦艺术,再结合舞台表演把历史演活给大家看。我们以后还将扩大展厅的面积,展示更多与丝弦有关的故事和文化。”刘如夺说,“周恩来总理曾经五看丝弦戏,并为丝弦剧团题词‘发扬地方戏曲富有人民性和创造性的特长,保持地方戏曲的艰苦朴素和集体合作的作风,加强学习,努力工作,好好地为广大人民服务。’我觉得这是总理对我们剧团的题词,同时也是对全国所有地方戏从事者的题词。”

  据了解,自2006年石家庄丝弦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石家庄丝弦剧院与石家庄市艺术学校联合办学培养丝弦艺术传承人,确保丝弦表演后继有人。目前,石家庄丝弦剧院正在进行25部丝弦大戏的音像录入工作,完成后市民可以实现扫码即看。在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石家庄丝弦剧院也是精彩频出,推出丝弦戏剧表演公园快闪等活动,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丝弦,了解石家庄的这张独特名片。

编辑:李雨馨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