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河北消息(记者 王珊珊):揉面、塑型、醒面、蒸制……日前,在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实验小学的美食社团内,“小厨师”们系上围裙、戴上厨师帽,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美味面点。“我要把亲手做的面花带回家,给爸爸妈妈尝尝!”9岁的杨智皓兴奋地表示,要将面点带回家给父母一个惊喜,共同分享劳动成果。
美食社团的学生们在学习揉面 摄影 梁兰新
“双减”政策落地以来,吴桥县积极引导各学校不断充实课后服务内容,结合自身实际,实行一校一策,对课后服务进行特色设计,组建“七彩”社团,丰富学生校园生活。
舞蹈社团的学生们在学习舞蹈 摄影 梁兰新
在吴桥县实验小学非遗布艺社团里,民间手工艺人武虹在向学生们讲解刺绣针法与缝合技术,教学生们缝制布偶、香囊、福袋等布艺品。学生们围坐在手工桌前,潜心缝制着手中的作品。
非遗布艺社团的学生们一起制作香囊 摄影 梁兰新
“我可以独立做布偶小兔子,还能给小兔子绣上漂亮的图案。”二年级小学生齐芮萱分享了自己的喜悦。从裁剪到穿针引线,再到动手缝制,学生们在动脑动手的同时,也打开了了解非遗文化的一扇窗。从一无所知到逐步了解,再到陶醉其中,学生们用心感受着非遗布艺的独特魅力,传承着非遗技艺。
非遗布艺社团的学生在缝制香囊 摄影 梁兰新
除了每个年级都有的篮球、轮滑、空灵鼓、魔术等统一特色兴趣活动课外,老师们还可根据自己的学科特长和学生兴趣爱好设定特色课程。在趣味数学社团中,数学老师丁彦莉带领学生们开起了“超市”,将学习用品收集起来作为商品,用价签为“商品”标价。学生们分别扮演起顾客和商家,运用课堂上学过的运算方法进行商品买卖。生活化的教学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加深了学生的生活体验。
美术社团的学生们在绘画 摄影 梁兰新
“我们不断加强社团文化建设,充分挖掘各学校资源优势,组建了舞蹈、杂技、魔术、劳动实践等多个社团,为学生们打造有利于个性发展的平台。”吴桥县教体局党委副书记徐达飞表示,接下来。该县将不断提高社团活动水平,激发学生们的参与热情,多角度、多方位营造美育教育的良好氛围,为学生们的全面发展搭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