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河北消息(记者 王珊珊):“天气一天比一天暖和,大家今年谷子播种进展怎么样?各家大棚里的香菇采收忙得过来吗?需要我帮忙就告诉我一声!”4月29日,平泉市第二批基层组织领导型农村青年拔尖人才、七家岱乡大地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王凤彬在微信群里询问村民春耕农事的情况。
王凤彬是土生土长的大地村村民,2002年12月从部队退役,凭着在部队锻炼出来的“不怕困难,敢闯敢干”的精神,逐渐成为了食用菌种植的行家里手。2013年,王凤彬被辽宁一家食用菌企业聘为技术总监。可是每当回家,看到破旧的村庄、收入微薄的乡亲,王凤彬心里很不是滋味。2018年,他放弃高额年薪,回村参加“两委”换届选举,高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推进乡村振兴工作,首先就要选优配强基层党员干部。平泉市自2019年开始,在全市农村青年农民、农村工作两年以上的“三支一扶”志愿者和在农村确定岗位上创业兴业的城市优秀青年中评选农村青年拔尖人才,为他们颁发荣誉证书和相应荣誉称号,并给予每人1万元的一次性奖励资金。
平泉市委组织部人才科负责人介绍,评选出的农村青年拔尖人才主要分为生产型、经营型、技能和技术服务带动型、社会服务型、基层组织领导型五种,通过他们自身领富带富、辐射推广、示范传承等方面优势,在农业发展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霍帅克是平泉市第二批经营型农村青年拔尖人才。2013年从英国留学回国后,将创业的方向瞄准了家乡平泉的特产——山杏。多年来,他带领团队围绕延伸山杏仁产业链条开展科研攻关,破解了发展技术难题,成立了杏林春晓承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注册了“杏情中仁”“杏林春晓”两个系列商标。
“如今,企业每天的杏仁使用量为1吨左右,年产值1400万元。我们还与5家山杏农民合作社签订收购协议,带动了108户杏农就业,平均每户年增收5000元。”霍帅克说。
目前,平泉市围绕乡村振兴人才发展需求,已经评选出两批共25名农村青年拔尖人才,打造农业农村人才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