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河北消息(张瞬晗):5月15日,邯郸冀南新区中南村迎来30多名研学的小学生。学生们脚踩泥土,手持笔记本,在水稻田里仔细聆听农民伯伯讲解水稻种植知识,在亲近大自然的同时,学习农耕文化,体会劳动的辛苦与喜悦。
学生们学习水稻种植知识 摄影 王一明
“水稻的种植分为播种秧苗、移植、栽种、管理、收割5个阶段,现在我们正在进行的就是播种秧苗环节。需要注意的是,稻种必须要在水里泡湿发芽后才能播到田里,进行育苗。秧苗在经过一个月的生长之后,就可以进行移植等工作了。”村民柳河说。
学生们学习小麦知识 摄影 王一明
“种地真不容易啊!以后我要格外珍惜粮食,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学生秦浩天说。
学生们观察小麦生长情况 摄影 王一明
随后,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走进农田体验区,通过互动提问、动手实践等方式,观察小麦生长情况,学习了解小麦知识,感受传统农耕文化的魅力。
学生们走进农田体验区 摄影 王一明
近年来,邯郸冀南新区依托乡村旅游及特色农业种植的产业发展优势,精心打造劳动实践基地,开设劳动实践课堂,引领学生从书本走向生活,从课堂走向大自然,感受农耕文化,体验劳动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