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河北消息(李雨馨):穿行在承德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大头山乡的阡陌间,欣欣向荣的喜人图景映入眼帘:公路两旁的苗圃里,成千上万株苗木在阳光下翠绿挺拔,一片片新绿给乡村增添了精气神儿。
在潘晓磊的苗木基地,经过造型师的巧手修剪,一株株普通的松树摇身一变成为“迎客松”“不老松”等景观树。
“过去跟风种植,哪个好卖种哪个,但是市场饱和,苗木产业滞销,收入下降。自从打造造型松后,开始在品质和特色上下功夫,我家10亩苗木基地专做造型松,把好风景变成好‘钱’景。”大头山乡大头山村党支部书记潘晓磊说,单株油松市场价不超过30元,但经过造型加工后价格可达1000元左右,再培育3至5年,价格可达万元以上。
“我乡有林地面积19.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1.5%,全乡有1055户从事油松、云杉、樟子松、海棠等苗木种植。发动各村党员和种植大户发展造型松产业,今年已完成油松造型1800余棵,从过去卖‘苗木’向卖‘园艺’转变。”大头山乡乡长王文学说。
据介绍,该乡积极推动“保姆式”人才培育,先后邀请来自山东、保定等地造型师,对村民开展理念技能、案例探讨、实践操作的“三位一体”技能培训。截至目前,已培养熟练技工50人,今年计划储备人才100人。如今,苗木技术工人已成为该乡的一种新兴职业,他们通过人工绑扎、修剪等方式将苗木进行加工造型,将其培育成形态各异的精品苗木。
大头山乡还积极对接规模企业、河北工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在外能人等资源,认证注册“大山苗木”公用品牌IP,帮助村民实现“订单式”种植。
2023年大头山乡将稳步推进“双创双争”活动,大力推行“党支部+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落实大头山乡造型松产业园1个平台、2个产品、3方合作、4级包联、5个统一的“12345”工作机制,努力打造“裕泰丰木兰松——造型松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