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清河:传承运河文化 推动文旅发展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3-07-17 11:21:42

  国际在线河北消息(李雨馨):邢台市清河县因运河而兴,历史上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都流经清河境内。说起运河,不得不提及油坊码头。该码头位于清河县城东南的油坊镇,建于明朝弘治年间,至今已有五百年的历史。从明朝至民国时期,油坊码头凭借南通北达的卫运河优势,成为清河及周边县的物资集散中心。

  2014年,清河县对油坊码头进行了保护修缮和环境治理。目前,油坊码头有6处遗址,由北向南依次是煤炭码头、百货果品码头、粮食码头、运盐码头、渡口码头、客运码头。油坊码头也成为中国大运河北段仅存的砖砌码头群。

  据了解,清河县大力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以“运河文化”为主题打造了大运河综合文化长廊项目,建设了以大运河商贾文化展示为主的“非遗文化主题街区”,把曾经繁华的交通枢纽地打造为文化景观旅游地。在非遗文化主题街区内,有运河陈酒、运河京剧、老油坊等非遗店面,还有清河木板书表演。“非遗文化主题街区植入了清河县的省级、市级、县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大运河历史文化,集中向游客进行展示。”清河县油坊镇党委书记范国正说。

  在油坊码头的西侧还建有益庆和盐店,该盐店建于清朝道光年间,当时油坊非常繁荣,全国各地商人来此发展,山西蒲州著名盐商王海峰看中了这里繁荣的经济,便在此开设益庆和盐店。如今,清河在油坊码头复建益庆和盐店博物馆,将盐仓、售盐门店、账房等建筑一一复原,让游客可以沉浸式体验“盐”的魅力。益庆和盐店博物馆负责人宋香山介绍,馆内还原了益庆和盐店最繁荣时的场景,盐店当年留存下来的称盐用的秤砣,有300公斤重。

  近年来,清河县始终将大运河历史文化挖掘作为保护、传承、利用的重要基础,不断丰富运河文化内涵;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搜集整理,曦阳掌太平拳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深入挖掘运河相关传说、历史故事、民风民俗,编纂出版《流经清河的大运河》《大运河的传说与故事》等著作,传承运河文化,讲好清河故事。

编辑:张瞬晗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