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河北消息(李雨馨):裁剪、缝纫、包装……近日,在邯郸市肥乡区北高镇贾寨村村民高素伟的家庭作坊里,30多名村民在有序地生产箱包。“以前这个院子常年无人居住,乱糟糟的。前几年村里打造美丽庭院,还鼓励发展庭院经济,在村干部的帮助下,我租用了这个闲置的院落,开了这个加工箱包的家庭小作坊,平均每个工人每月工资2000多元。”高素伟说。
近年来,肥乡区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发展庭院经济,将美丽庭院创建与发展庭院经济紧密结合,大力推进“庭院+”模式,鼓励和引导群众利用庭院,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手工作坊、休闲旅游业等家庭式产业,激活农村闲置劳动力,帮助村民灵活就业、增产增收,让农村“方寸闲地”增收又增绿,有力助推乡村振兴。
“我们构筑起了‘区级引导、乡级指导、村级主导、全员参与’的美丽庭院建设工作格局。在创建标准上,我们根据农户实际,确定洁净舒适、瓜果飘香、花开满院、乐耕菜蔬、手工经济和文化旅游六种类型及具体创建标准,引领全区农户对标创建。在创建过程中,深度推进‘旅游+庭院+产业’模式,越来越多的美丽庭院实现了从创建到经营的转变。”肥乡区妇联主席魏丽英说。
同时,该区倡导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实现美丽乡村“内外兼美”,打造了一批赏心悦目、环境优美的美丽庭院示范户,一处处“小家美”成就了“全域美”,一户户美丽庭院点靓了美丽乡村。
“美丽庭院创建以来,我合理规划自家小院的每一寸土地,这儿栽上点儿小葱、那儿种上点儿豆角,吃着自家的纯绿色蔬菜,感觉很幸福。现在我们村把一个个农家小院收拾得像小花园一样,特别漂亮。”北高镇贾庄村村民谢燕勋高兴地说。
如今,走在肥乡区的各个村庄,产业和文化特色相结合的美丽庭院景观文化墙随处可见,家家户户房前屋后绿荫如盖、花草遍地,庭院经济让一个个农家小院变得既有“院景”又有“钱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