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河北消息(李雨馨):近日,在石家庄市桥西区残疾人联合会“美丽工坊”项目活动室,几名残疾人学员双手上下翻飞,不一会儿,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花朵便出现在她们手中。一团毛线、一根钩针,不仅编织出美好生活,还带动一大批残疾妇女实现在家就业的愿望。
石家庄市桥西区设立残疾人联合会“美丽工坊”,为残疾妇女提供手工制作项目培训 摄影 董璐
为拓展残疾人妇女就业渠道,帮助其就地就近灵活就业,石家庄市桥西区设立残疾人联合会“美丽工坊”,坚持“政府主导、残联牵头、市场导向”原则,选取生产周期短、收益见效快、生产方式灵活、适合残疾妇女参与的就业项目,助力残疾妇女提高家庭收入、增强致富本领和自我发展能力。截至目前,“美丽工坊”累计培训残疾妇女千余人,辐射带动残疾妇女就业增收200余人。
学员在“美丽工坊”编织绒线花手工制品 摄影 董璐
桥西区肢残人协会主席刘贵君自幼喜爱手工制品。作为桥西区肢残妇女的骨干力量,她免费为残疾妇女教授钩编等手工技艺,将残疾妇女的劳动力资源转化为获得自我发展的能力资源。
刘贵君说:“我们通过‘美丽工坊’把残疾妇女们都聚在一起,教授适宜他们参与的手工制作、钩编技术,让她们拥有一技之长,实现在家就业的同时,还能充满自豪感。”
学员学习钩编要领 摄影 董璐
现如今,“美丽工坊”的“生意”已经走向了全国,甚至还接到了来自欧洲、东南亚的订单,业务范围也从简单的手工加工,扩大到旗袍、大衣等成衣制作,以及一些更高级的定制服饰等。“美丽工坊”成为展示残疾妇女精神与价值的生动载体。
在石家庄市桥西区残疾人联合会“美丽工坊”,学员们交流钩编技巧 摄影 董璐
除了带动就业,“美丽工坊”也成为了残疾妇女相识相知的“金钥匙”,越来越多的残疾妇女克服封闭心理,愿意走出家门,来到“美丽工坊”,学技能、增收入,打开心扉、收获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