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来源:沧州广播电视台
国际在线河北消息(李雨馨):日前,在沧州河间市行别营小学教室内,小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用河间歌诗的形式吟诵诗经《蒹葭》。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河间歌诗(项目)沧州市级传承人王寿增介绍,河间歌诗起源于汉代,是诗经传播的载体之一,其声调粗犷豪放,有沧桑悠长之感。
小学员们通过歌诗的方式,更加透彻地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涵义,共同弘扬传统文化,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
沧州河间市行别营小学校长杨超说:“学生们通过学习这种吟诵的方法,掌握了吟诵技巧,得到了系统性的学习,不断产生一些新生代的小传承者。”
据了解,为了让更多的孩子学习到非遗项目,河间市开展了多个非遗培训班。
“我们从2009年开始举办西河大鼓暑期培训班,到今年已经十五期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河间西河大鼓省级传承人李雪说。
近年来,为繁荣发展非遗文化,河间市启动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开设暑期非遗培训班,共设立了29个非遗传承基地、传习所,聘请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传承人作为辅导老师,对青少年非遗传承免费培训指导,已累计培训学员数千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