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河北消息(李雨馨):“刘老师,现在菇长得慢了,有啥好办法?”“长得慢不是坏事,优质菇出得多,但咱们北片山区昼夜温差大,夜晚温度低于10度时要适当闷棚,保证香菇正常生长速度。”近日,在河北省平泉市小寺沟镇雅图沟社区的一座香菇大棚里,省级科技特派员刘桂娟在指导菇农管理香菇。
“菇农加油站”志愿者与农户交流经验 摄影 王嘉祺
“菇农加油站”志愿者与农户交流经验 摄影 王嘉祺
初秋时节,天气渐凉,平泉市近7万亩香菇迎来新一茬出菇的关键期。连日来,平泉市“菇农加油站”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的成员们忙碌在各乡镇的食用菌产业园区里,开展实用技术推广和政策宣传,不断发挥科技力量,助力菇农增产增收。
“菇农加油站”志愿者指导农户出菇要点 摄影 王嘉祺
农户在收菇 摄影 王嘉祺
“河北平泉食用菌产业技术研究院于2020年9月组建了‘菇农加油站’科技下乡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目前,志愿服务队成员有科学家、产业工匠、科技特派员、特聘农技员等共计200余人。”河北平泉食用菌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郭旭彦介绍,下一步,平泉市“菇农加油站”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将按照“科技特派员包片、特聘农技员联村、高素质农民带户”的模式,继续服务该市7个片区19个乡镇的3.5万户食用菌从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