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秋、国庆假期期间,河北沧州古运河畔南川老街受到近邻京津游客的热捧,成为两地游客到沧州的热门打卡点。“在网上看到南川老街的照片感觉很美,今天终于零距离看到它的模样。”来自北京海淀区的王威是一名运河文化爱好者,多年来,他一直痴迷对京杭大运河文化的研究。10月3日,他驱车来到沧州,行走运河沧州段,游览南川老街,感受这里深厚的运河文化积淀。
沧州南川老街游人如织 摄影 傅新春
在沧州南川老街附近的各大停车场,停放着大量“京”“津”牌照的轿车。走下车的京津游客直奔南川老街,徜徉老街,或浏览运河文化知识,或用手机记录下南川楼、朗吟楼的精美,沧州运河历史文化的魅力让游客发出连连赞叹。
在南川老街表演的“舞狮” 摄影 傅新春
游客夜游南川老街 摄影 傅新春
老街变了,变得更漂亮、更时尚;老街又没变,雕梁画栋、古香古色。南川老街是沧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亮眼之作。老街总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涵盖了南川楼、朗吟楼2座复建古迹以及46个明清合院风格和民居简约风格的院落,是沧州历史文脉的缩影,代表着沧州河城共生的城市特色。老街上,复建的南川楼最受游客关注,这与它在历史上的重要性有关。据记载,此楼最早建于明嘉靖初期,它不单是古沧州城外、运河岸边的一处繁华胜地,更因直接隶属长芦盐运使司,关系着国家财政、税收、经济命脉。
《家住运河边大运河记忆摄影展》吸引市民与游客观赏 摄影 傅新春
为丰富假日期间游客体验,沧州市运河区文化和旅游局还在古运河畔举办了《家住运河边大运河记忆摄影展》,展出照片的作者是64岁的沧州市民宗增顺,他从1988年开始,将镜头对准了身边的这条河,30多年来运河两岸的故事、风貌被他用心拍摄。摄影展分为“记忆”“蝶变”“新貌”“俯瞰”四个部分,几乎完整记录了这条河的变与不变。市民与游客驻足观赏,从中感受运河保护的成果,也撩动浓浓乡愁。(文 李雨馨)
摄影展引得市民与游客追忆童年往事 摄影 傅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