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河北保定徐水区户木乡,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鞋垫加工厂,运送原材料、成品及快递包裹的车辆穿行大街小巷,络绎不绝。
工人在生产线上操作自动冷压设备 摄影 李月英
“10月底,鞋垫生产销售开始进入旺季,目前每天出厂约5万双,70%走电商销售,日销2万多单,到高峰期日销能达到5万单。”德山二街村天成鞋垫厂负责人马小光介绍。
在德山三街村庚鑫鞋垫厂的成品库房,二十多个工人忙着按电商订单备货、打包快递;在德山一街村华康鞋垫厂门口,700万双打包好的鞋垫正在装车,即将发往浙江;相邻的盛源足宝鞋垫厂内,十多个缝纫女工忙着赶制订单。“我们每年生产鞋垫大约1000万双,其中出口俄罗斯的有300万双,按当地需求,从38码做到48码,以防潮保暖的锡纸毛毡垫为主。”盛源足宝鞋垫厂负责人张聪文说。
工人按电商订单打包快递 摄影 白天龙
在德山一街村,村民任增国和马香兰两位老人在家中打零工装鞋垫,一摞摞装好的鞋垫被码放得整整齐齐。“村子里没有闲人,年轻人们都创业、打工,我们上岁数的量力而行干点简单的轻活儿。”他们乐呵呵地说,村里不少老人都这样在家“上班”,鞋垫厂的老板管接送货,他们足不出户,时间自由,听着戏唠着嗑就能赚钱。
工人在生产线上操作自动切割设备裁切鞋垫 摄影 李月英
徐水区户木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李立介绍,当地鞋垫产业有40多年发展历史,起初只有手工作坊生产的毛毡鞋垫,发展到现在,不同材质不同功能的产品有百余种,拥有126家鞋垫生产企业,年产量达3亿双,畅销国内外市场。以德山一街、二街、三街村为中心,辐射方圆十几里,已形成材料加工、生产、包装、电商、快递、运输等全产业链条,年产值约2.5亿元,带动1万余人增收致富。
工人在赶制毛绒保暖鞋垫订单 摄影 白天龙
“我们正谋划建设鞋垫产业园,政府牵头,整合资源,创建‘电商运营+仓储物流+创新孵化’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助推传统的鞋垫产业转型升级,擦亮‘鞋垫之乡’的金名片,让‘小鞋垫’在乡村振兴道路上越走越远。”李立说。(文 李雨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