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河北省保定市定兴县溯朴农庄,工人们对当天新采摘的甘蓝、茄子等有机蔬菜进行分拣、包装,贴上有机蔬菜标签。
工人对蔬菜进行分拣打包 摄影 马朝阳
据溯朴农庄负责人石静介绍,目前,该农庄建有有机蔬菜生产基地200亩,有11个暖棚和10个冷棚,能够保证蔬菜全年不断档,每月同时提供20-30种不同品类的可选菜品。目前,该农庄蔬菜产品以会员宅配模式为主,会员以北京市民居多,消费者直接从农庄的小程序下单。一般接到订单后,工人们上午采摘,下午进行分拣、包装,由快递发走,基本上第二天中午就能端上北京的餐桌,实现从田间地头到餐桌不超过24小时。目前,该农庄有会员500名,每天蔬菜发货量在600斤左右。
工人对蔬菜进行装车,准备运走 摄影 马朝阳
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马先生从2022年开始一直是该农庄会员,每周一箱菜已经成为惯例,“我是听朋友介绍,知道了这个农庄,这里的蔬菜口感好、安全,尤其是西红柿,很有小时候的味道,家人都很喜欢,而且购买也很方便,线上下单后直接送到家门口。”
工人采摘西红柿 摄影 马朝阳
走进蔬菜大棚,一只只穿梭在蔬菜中授粉的熊蜂特别引人注意。“蔬菜好吃,受到北京市场欢迎的秘诀就在这里。”石静说,像市面上经常买到的西红柿,有一种是空心儿,没有籽儿,又硬,但是这里种植的西红柿汁水丰富,籽粒饱满,酸甜比例适中,口感好,就是因为采用了熊蜂授粉技术,自然成熟,生长期长,才能达到这个品质。
在蔬菜大棚,熊蜂正在授粉 摄影 马朝阳
除熊蜂授粉,粘虫板、温室杀菌蒸发器、稻壳除湿保温再利用等有机种植的小妙招在蔬菜大棚中随处可见。“农庄在申请有机认证之前,首先要养土两年,然后在水和土壤达标后,才能进行蔬菜种植,在源头上实现有机无污染,再通过合理轮作、有机底肥、生物防控、天敌防控、生物制剂等多种手段,实现有机生产。”石静说。
农庄工作人员对土壤进行检测 摄影 马朝阳
谈起有机蔬菜的种植技术,石静总是有很多话要说,但是在7年前,刚开始建农场时,她还是一个一窍不通的“门外汉”。“搞农业,最重要的就是懂技术,多亏了县农业部门对我们手把手指导,又给我们带来了河北农业大学的博士团队,不仅让我们学到了很多种植技术,还给我们推荐了产量高、口感好的新品种。”石静说,元宵节前,去年引进种植、今年第一茬收获的新品番茄彩皮球就是河北农业大学老师推荐的,消费者普遍反馈很好。目前,该农庄共种植蔬菜100多种,通过有机认证的有19个蔬菜大类,每到采摘季,西红柿、黄瓜、茄子等都供不应求。
工人们对蔬菜进行田间管理 摄影 马朝阳
据悉,定兴县是河北省蔬菜生产大县,蔬菜播种面积17万亩,形成了华农、北庄头、康城、溯朴等30余个蔬菜生产基地,年产量70万吨,因地缘优势,主要供应京、津两大城市,常年供应量60万吨左右,先后荣获“首都菜篮子工程供应体系示范县”“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等称号。近年来,该县紧盯北京市场需求,积极搭建农业发展平台,对接省级以上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组建“定兴县农业创新研究院”,促进科技创新转化;推进产业化经营,大力扶持净菜龙头企业,形成以溯朴、康城为代表的净菜进京企业;加快优良新品种在当地的引进推广,把更多的优质净菜送上北京市民餐桌。(文 田征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