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河北消息(记者 王珊珊):为响应国家广电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的号召,备受期待的微短剧《邯郸梦之AI我别走》近日正式开拍。
邯郸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宣教处处长史少华、丛台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关文静、制片方北京干得漂亮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赓与制片人徐忆南、导演张海绵以及各主演等主创人员参加开机仪式。
邯郸市丛台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供图
此次开机仪式在历史文化名城邯郸的著名景点黄粱梦吕仙祠举行,由邯郸市丛台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出品,旨在通过现代科技与古老历史的结合,开启一段前所未有的时空之旅。此次微短剧的开拍,是丛台文旅的一次大胆尝试,通过创新的文化传播方式,将进一步推动邯郸文化旅游事业迈向新的高度。
科技与历史的跨时代对话
《邯郸梦之AI我别走》讲述了现代女主人公卢音在一次偶然的VR体验中,穿越回战国时期的奇妙故事。
在AI助手的引导下,她与战国时期的著名人物如毛遂、平原君等展开了一系列智慧与勇气的较量。这不仅是一场穿越时空的冒险,更是一次深度文化体验,展现了历史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邯郸市丛台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供图
邯郸:成语之都的文化传承
邯郸作为成语之都,拥有丰富的成语文化,诸如“邯郸学步”“黄粱一梦”“毛遂自荐”“一字千金”等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成语,皆源自这座历史名城。剧集通过游戏的形式,将这些成语文化的内核巧妙融入剧情,避免传统的说教方式,寓教于乐。观众将跟随卢音的冒险,体验这些成语的故事和内核,生动有趣地展示了邯郸的文化底蕴。
现代元素与年轻审美
《邯郸梦之AI我别走》不仅在内容上充满现代元素,如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还在视觉和音乐上紧跟潮流。剧中不仅有精致的AI绘画,还融入了AI作曲,打造出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享受,吸引年轻观众的注意力。
邯郸市丛台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供图
AI与人类的关系探讨
剧集通过毛遂自荐的经典故事,深入探讨了AI与人类的关系。AI助手在卢音的冒险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最终仍需依靠人类的智慧和勇气。这一主题反映了当下关于人工智能与新质生产力的讨论,启发观众思考科技进步与人类本质的关系。
邯郸市丛台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供图
创新宣发手段
在宣传方面,北京干得漂亮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将采用AI绘画、AI作曲等新型手段,展现人工智能在艺术创作中的无限可能。这不仅为剧集增添了科技感,也为观众提供了全新的体验,进一步扩大了剧集的影响力。
《邯郸梦之AI我别走》不仅是一部创新的历史题材微短剧,更是丛台区文旅局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期待这部剧集能带着观众一同踏上这段跨越千年的文化之旅,让大家感受邯郸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