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涞水:多措并举促进传统文化产业晋档升级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4-06-03 18:26:03

  走进保定市涞水县王村镇佳和金属工艺品制造有限公司掐丝珐琅博物馆可以看到,铜鎏金掐丝兽鸟香炉形象逼真、铜鎏金掐丝寿字瓶端庄大气、铜鎏金嵌料石升降塔钟富丽堂皇……展厅内布展的近千件珐琅产品,技术精湛复杂,产品和谐唯美。据介绍,该公司成立初期,产品种类较少,销售渠道单一。如今,公司规模不断扩大,产品远销全国各地。这只是涞水县擦亮文化品牌,打造文化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涞水县是千年古县,文化大县,特别是在珐琅和红木家具等文化产品的技艺传承方面优势凸显。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涞水县委、县政府确立“1+4+6”的产业发展体系,将铜火锅、珐琅、红木家具、麻核桃等传统产业振兴工作列入常态化工作,积极推动传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擦亮文化名片,让传统文化产业焕发青春。县政协确定“依托宫廷技艺传承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成立了铜制品协会,设立“铜火锅、珐琅产业商标品牌指导站”,推荐1家铜火锅企业申报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各相关部门也积极行动,人社局指导铜火锅协会通过市级劳务品牌“古艺铜匠”评定,市场监管局指导协会制定实施了河北省首个《铜火锅》团体标准和组织开展了铜火锅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暨商标品牌培训、“标准化助推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宣传服务、传统产业商品条码推广应用培训、创新主体知识产权业务培训等活动,发改局组织铜火锅、珐琅企业参加各类展会13次,引导企业创新研发。县教体局推动“珐琅工艺进校园、学生进非遗工坊”活动,为培养后继人才打下基础。当地建成目前全国唯一的全方位系统展示中国铜胎掐丝珐琅制作工艺涉及不同年代代表性产品的博物馆1家。通过系列措施,让涞水铜火锅、珐琅等传统文化焕发青春。

  破解发展难题,让传统文化产业步入快车道。县政协协调相关部门整合土地资源,积极谋划铜制品产业园区,全力培育行业领军巨人;采取传帮带和集中培训等方式,培养铜火锅、珐琅技术骨干;走出去参观考察和请进来指导生产,鼓励企业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由分散性一家一户经营向集群化经营转变,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

  拓展营销渠道,让传统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组织人民网、央广网、环球网等30多家媒体专题报道 “全要素一站式服务,助推铜火锅产业高质量发展”,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推出大型文化季节目《非遗里的中国·河北篇》,邀请非遗传承人李凤乾展示涞水景泰蓝火锅制造技艺,唱响了涞水品牌。组织铜火锅、珐琅企业参加保定市文化产业博览会、广州市全国酒店用品展销会等活动10余次,外出学习考察3次。开展电商直播比赛,推介景泰蓝火锅制作技艺,让大众感受到非遗文化和传统工艺的魅力。

  近年来,涞水县大力发展传统文化产业,促进当地铜火锅和铜胎掐丝珐琅文化产业迅猛发展。目前该县审批注册的铜火锅、珐琅企业从2020年的150多家增加到现在的200多家,从业人员达6000多人,产值超5亿元。目前,该县有省级非遗1个,市级非遗3个,县级非遗1个,产品销往包括台港澳在内的全国各地,以及欧亚部分国家。(文 田征寒)

编辑:周晓青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