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午后,在保定市徐水区瀑河乡向阳村土地合作社,大棚草莓果红叶绿,非洲菊开得正艳。村党支部书记刘占良和几位村干部、合作社经营者聚在一起,从一只非洲菊的售价到学习临近地区的发展经验,讨论的热火朝天。
三个村的村干部探讨合作社发展路子 摄影 刘柯旋
2023年,向阳村党支部牵头流转村内550亩耕地,成立土地合作社,良种加良法,小麦、玉米丰产,温室大棚尽显生机。
向阳村、商平庄村相距30多公里,但是两个村与全区281个村合作社都面临同一“课题”——粮食怎样加工增效,特色农产品如何高价畅销?
游客在大棚里采摘鲜花 摄影 刘柯旋
“党支部引领是关键,我村搭建了‘支部书记助农直播间’,推销本村农副产品,咱们两村或多村还能合作,拓展网上市场。”商平庄是全国文明村、全区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示范村,去年以来流转1200亩土地,种植大田作物及黏糯玉米、蔬菜。高金龙网上吸粉过万,村里也涌现出粉丝超20万的青年“网红”10多人。今年,合作社又与当地甜糯玉米加工企业、大型玉米糁厂、粉条厂、油坊协作,延长产业链、就业链,丰富了销售链。
干部群众交流互动,探求乡村发展新路径 摄影 刘柯旋
“你们的资源、优势正是我村的短板。”大棚里,临近的东釜山乡小西庄村党支部书记崔长锁激动地说,“今秋,村合作社种了200多亩山地油菜,能榨油,能观景。明年春天,向阳村把采摘园的客人引流过去游花海;我们缺少生产和销售渠道,村里百亩白马牙玉米借助商平庄的企业加工成玉米糁、玉米面、大碴子,再‘搬’进直播间外销!”
村干部到农产品销售店取经 摄影 刘柯旋
“下周,去山东学习网络营销、合作社壮大的经验,再跑跑商务部门问问直播带货支持政策。”暖阳映照乡路,三村书记约定同行。
徐水区委组织部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区入社农户达到12385户,流转土地6.27万亩。下一步,该区将持续做好“党支部领办+”大文章,增蓄合作社发展内生动力,促进横向联合、优势互补、互惠共赢,让集体增实力、百姓得实惠,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文 张瞬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