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近年来,河北省沧州市不断丰富实践载体,创新发展“国防教育+非遗”“国防教育+志愿服务”“国防教育+研学”等模式,发挥各类国防教育阵地作用,开展群众性国防教育活动,吸引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在全社会营造出浓厚的国防教育氛围。
“国防教育+非遗”老手艺护航青少年“爱国情怀”
日前,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国近代史及国防兵器知识公益课在沧州市运河区解放西路社区国防教育活动室内举行。市级非遗项目“金属铁皮焊接艺术”传承人胡效禹,详细讲解他亲手制作的各种军舰模型的功能和制作过程,让前来参观的孩子们大开眼界。
“这些模型非常精美、逼真,好想快点长大守护我们的祖国。我要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强大贡献力量。”沧州市临海路小学学生张恩瑞说。
胡效禹出生于1978年,是一名退伍军人。他曾在海军服役,亲眼见识过祖国军舰的壮观,深感祖国国防力量的不断强大。退伍回到家乡,胡效禹积极参加国防教育活动,讲述战士们和军舰保家卫国的故事。
在市、区两级国防教育相关部门的帮助下,胡效禹带着模型作品进学校、进社区,义务开展了30多场以国防教育为主题的公益讲座。
沧州市结合本地实际,统筹整合资源,将传统非遗文化的传播与国防教育巧妙地结合到一起,提升了国防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不断增强青少年国防教育时代性和感召力,切实提高青少年国防素养。
“国防教育+志愿服务”退伍老兵携手共筑精神长城
日前,由沧州市委宣传部、沧州军分区政治工作处等多部门联合主办的“红色故事我来讲”活动,在河北水利水电学院举办。
沧州市创新国防教育形式,军地联合组织开展“红色故事我来讲”活动。沧州市国防教育志愿者联合会扛起国防教育的大旗,会员们讲故事、排练情景剧,再现革命先辈英勇无畏的壮举,让观众重温历史,让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共识不断凝聚。
“成立半年来,志愿者们组织文艺下乡、书画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等活动已有50余场。”沧州市国防教育志愿者联合会会长张之纯说。
沧州市委宣传部国防教育办公室主任孙立君介绍,沧州市积极联络各类社会公益组织,深入学校、社区、企业、荣军院、村庄开展国防教育活动,在全社会形成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的良好氛围。
“国防教育+研学”新时代少年赓续红色基因
沧州市深挖本地红色资源,积极组织开展红色研学活动。
每年8月1日建军节,沧州市光明小学的军校少年都会走进军营开展军校共建活动。各式各样的武器设备让队员们纷纷感叹祖国军事力量的日益强大。
拓展阵地,建成双拥国防主题公园;以赛代培,举办国防教育赛事;点面结合,开展国防教育法普法宣传;军地联合,组织“军事机关送课下基层”活动……沧州市不断丰富教育形式,为普及国防知识、提升国防技能、增强国防观念提供了强大助力。
“今年,我们还积极探索了‘国防教育+文艺’‘国防教育+体育’等新模式,不断扩大国防教育覆盖面、占领新阵地。”中共沧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超表示,今后,沧州市将不断拓展“国防教育+”的新形式,推动国防教育深入人心,实现国防教育质效不断提高、全民国防素养逐步提升。(文 李雨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