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迁安市春瑞书院国学馆喜气盈门。四世同堂的书院主人徐春瑞一家20多口人联袂演绎的“迎新春家庭国学知识展示会”高潮迭起,精彩连连。像这样不同寻常的家庭文化活动,徐家每逢年关必办一场。其由来,源自徐春瑞十多年前鲜为人知的一次破俗。
家庭成员李玮背诵《寒窑赋》
2013年,徐春瑞建起了河北省首家公益性民间书院,借以打造与书院文化相得益彰、竞相媲美的书香家庭氛围,培树文明进步的家庭风尚,徐春瑞鼎故革新,除弊破俗,果断叫停了每逢春节给晚辈平均分发压岁钱这一无益于家庭文化建设的陈规陋习,变按人头分发为以背书答题定奖赏的奖学金制度,拉开档次,能者多得,以此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强化每个家庭成员的文化修养和知识储备,并敲定每年年底最后一个公休日,雷打不动举办家庭文化知识展示会。学生背诵诗词歌赋,学龄前儿童展示才艺,按成绩计发奖学金。
徐春瑞三女儿徐爱文觉得,打破压岁钱“大锅饭”确实是开明之举,不但能激发孩子们的上进心,而且能培养其竞争意识。
徐春瑞先生(右)在给晚辈发奖金
今年徐家这场展示会以知识抢答为主,选题均出自春瑞书院出版的书籍以及中小学课本,既有中长篇幅的《古韵迁安赋》《岳阳楼记》《出师表》,又有水调歌头、念奴娇、满江红、七律、七绝等短篇幅诗词。整场活动组织严密有序,选手个个争先恐后,对答如流,体现出深厚的国学知识储备和浓郁的文化家庭氛围。徐春瑞也展示了拿手好戏,背诵了《三国演义》名篇《古风》。
经过三轮两个半小时的紧张对决,徐春瑞最小的外孙女徐盈一路领先,拔得头筹,获得了800元奖学金,她激动地说:“得了第一真开心,这下,我可以买很多喜欢的书籍。”
家庭成员裴健宏在背诵《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用这种新颖别致的形式喜迎新春,给晚辈发奖学金,徐家至今已连续举办了十余年。
谈到破俗的初衷和效果,年已八十的徐春瑞难掩兴奋:“这一招,孩子们都忒喜欢。为证明自己背书的功夫,都暗长心劲儿,起早贪黑地背,谁都想争第一,当新星。平时也更知道用功学习。”说完,老人家又接着补充道,我小时候也是这样,压岁钱都用来买书或学习用品。
徐春瑞出身于清贫的书香家庭,自幼聪敏好学,遍览群书,博闻强记,读书、藏书、写书、背书,是老人家一生难以割舍的嗜好,时至今日依然笔耕不辍,自编与国学文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相关的书籍20多本。累计免费向全市中小学校赠送各种图书近10万册。先后被评为唐山市十大藏书家、河北省十大藏书家和全国书香家庭。
晚生王谦栋背诵《笠翁对韵》
徐春瑞靠文化兴家立业,在当地广为传颂。这些年,他的晚辈有10人考上了选调生、公务员和事业编,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作为河北省首家事业性公益书院,自成立以来,该书院坚持传道授业、修书治学,创办了《春瑞书院学刊》,组织开办国学知识等文化讲座320余场次,累计接待国内外到访者10万余人,先后编纂出版了国学类《国学新语》《迁安文史集萃》《古韵绘迁安》等13部著作和文集,有中国国学文化活动基地、中华爱国教育示范基地等二十几个基地在书院落户。(文/图 张瞬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