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验室走向田野的科技革命,不仅让“四季丰收”成为常态,更构建起科技兴农、产业富民的新发展格局。近日,在石家庄市鹿泉区河北普兰特生物科技的上蔬源植物工厂内,水培蔬菜青翠欲滴,草莓植株挂果累累,菌菇方舱云雾缭绕……这座融合环境精准调控与数字技术赋能的现代农业基地,正以“科技破壁”重塑传统农业生产逻辑,这里不仅实现了果蔬四季丰收,更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板。
生物科技的上蔬源植物工厂内部 摄影 胡跃鹏
生物科技的上蔬源植物工厂内部 摄影 胡跃鹏
走进这个占地100多亩的植物工厂试验示范基地,一个个放置在空地上的智慧方舱,颠覆了人们关于传统农业的印象。菌菇智慧方舱不受外界气温变化影响,始终保持适宜的温度与湿度,“仙气飘飘”的舱室里,一包包菌菇在模拟自然环境的条件下,静静地抽丝发育。据了解,一间36平方米的菌菇智慧方舱,可放置4500个菌包,采用了网格式出菇架的垂直种植方式,种植密度比传统大棚高出很多倍,同时凭借其标准化的精准调控,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也增加了种植效益。
生物科技的上蔬源植物工厂“菌菇智慧方舱” 摄影 胡跃鹏
石家庄市鹿泉区河北普兰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植物工厂项目工程师张志亮说:“第五代智慧菌菇方舱,经过前四代不断迭代的创新设计,第五代是以海运集装箱为载体,这样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寿命和它运输的便利性,并且海运集装箱具有更好的保温和密封效果。第五代菌菇方舱里面融入了更精准的环控硬件和智能化的控制系统,所以给菌菇提供了它们最适宜的生长环境。就像大家都了解的平菇,它的生长周期大概是15天,我们这一个仓可以放4500个菌包,每个菌包的产量在仓里面可以达到0.5公斤,所以每个仓每个生长周期的产量是2吨左右。”
生物科技的上蔬源植物工厂“菌菇智慧方舱” 摄影 胡跃鹏
植物工厂的出现,打破了土地、空间、气候等自然条件制约,蔬果种植不再“看天吃饭”。无论四季交替、昼夜更迭,作物始终处于最适宜的环境中,“无忧无虑”生长。农业科技的创新,正悄然改变着广袤田野,勾勒出未来农业发展的新图景。(文 张瞬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