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二月初二当天,北方昆曲剧院组织40多名演职人员到“北方昆曲发祥地”——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河西村开展“寻根”慰问演出。当地村民及周边村庄的群众共计500余人观看演出,观众在欣赏戏曲精彩表演的同时,感受昆曲文化的独特魅力。
北方昆曲剧院走进河西村“寻根”义演现场 摄影 崔文吉
北京市京剧昆曲振兴协会常务副会长曹颖介绍,自2011年,北方昆曲剧院与高阳县建立了长效的合作机制,“北方昆曲河西村培训基地”在河西村正式挂牌。自2011年起,每逢二月初二,北昆剧院都会选派演员到河西村举办寻根义演,送戏下乡回馈“家乡”父老,帮助河西村做好北方昆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北方昆曲剧院走进河西村“寻根”义演现场 摄影 崔文吉
现场,《西游记·闹龙宫》《货郎担·女弹》《宝剑记·夜奔》等经典剧目选段依次上演,醇厚的唱腔,精湛的表演,演员一招一式尽显深厚功底,精彩的表演赢得台下阵阵掌声。
北方昆曲剧院走进河西村“寻根”义演现场 摄影 范宝全
来自肃宁县81岁的刘玉田老人笑着说:“今天的演出十分精彩!我从小爱听昆曲,也喜欢唱两句,我们村离着河西村有15里路,每年北方昆曲剧院到河西村演出,我都来看,在家门口听着昆曲,是一种艺术享受,也有美好回忆。”
北方昆曲剧院走进河西村“寻根”义演现场 摄影 范宝全
高阳县素有“戏曲之乡”美誉,是北方昆曲的发祥地,高腔、河北梆子、老调、东路丝弦等剧种的起源也与高阳密不可分,涌现出了盖叫天、齐如山、韩世昌、马祥麟、侯益隆、侯玉山、田际云、齐花坦、张惠云、雷保春等艺术大家。近年来,高阳县积极采取措施,保护传承河西村昆曲这一民族文化瑰宝,相继整理出了高阳县北方昆曲曲牌、剧目、工尺谱,编纂出版了《高阳县北方昆曲资料汇编》等书籍,促进昆曲传承与发展。(文 张瞬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