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正在使用仪器对碱麦试验田土壤进行检测 摄影 赵宇
日前,在中国科学院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科研人员正在对碱麦试验田土壤进行重量、含水率、矿物质含量检测实验,研究微咸水条件对碱麦生长的影响,为提升碱麦产量积累科学数据。
科研人员正在对碱麦试验地块的土壤进行取样 摄影 赵宇
近年来,南皮县依托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科研平台和力量,以中国科学院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为研究中心,开展盐碱地的改良利用与中低产田粮食增产、咸水灌溉与水资源高效利用、抗盐碱小麦品种选育等研究与示范工作,并建立千亩示范区推广增产技术,小麦品种“小偃60”入选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和全国耐盐碱育种攻关组推荐目录,“小偃155”经专家测产亩产达到411.9公斤,目前,南皮县已经形成“一站一厂四基地”的繁育模式,年产良种450万斤。
科研人员对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和推广 摄影 赵华靖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王金涛介绍说,在使用咸水灌溉之后,可以使小麦里的营养品质,比如可溶性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素,以及一些铁、锌等营养元素含量会更高一些,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能够使我们吃得更加健康、更加有营养。(文 徐文龙)
航拍中国科学院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的碱麦试验田 摄影 赵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