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海兴:携手沧州职业技术学院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赋能老区发展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5-04-07 14:11:45

  3月29日,沧州市海兴县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沧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员师生在学院党委副书记靳洪奎的带领下,奔赴海兴开展“找寻红色足迹 激发奋进力量”主题党日活动。此次活动不仅是对海兴革命历史的深度探寻,更是一次推动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与深化国防教育的生动实践,吸引了来自学院及校企联建党支部的60余人参与。

河北海兴:携手沧州职业技术学院开展革命传统教育,赋能老区发展_fororder_图片1

河北好人、义务讲解员巴连甲在小山乡张皮村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为大家讲解革命历史 摄影 杨可新

  红色历史传承:讲述与铭记

  在前往海兴的途中,沧州市政协原副主席、市关工委原常务副主任武金琢——这位土生土长且熟知冀鲁边区革命岁月的八旬老人,向随行的党员师生们讲述了冀鲁边区那段艰苦卓绝的革命历史,带领大家重温了战火纷飞的年代。海兴小山周边曾是冀鲁边区党政军机关驻地,边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军民同心、战饥荒、杀顽敌、誓死坚守根据地、送儿送夫上战场,这种精神深深感动了在场的每个人。

  抵达海兴后,一行人先来到小山乡张皮村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该基地设在张皮小学教室,通过墙壁上图文并茂的展牌呈现革命先烈的感人故事。河北好人、义务讲解员巴连甲为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课,再现了张皮村作为抗战时期坚固堡垒的红色记忆,强调了村民们家家户户投身革命的奉献精神,令在场师生深受感动。活动中,沧州职业技术学院将张皮村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确定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靳洪奎为基地颁发牌匾,学院党委委员、组织人事部部长孙向华向巴连甲颁发校外革命传统教育辅导教师聘书。

河北海兴:携手沧州职业技术学院开展革命传统教育,赋能老区发展_fororder_图片2

党员师生们来到曹庄子烈士陵园,向烈士纪念碑鞠躬、敬献鲜花 摄影 杨可新

  缅怀先烈:继承遗志与国防教育

  随后,党员师生们来到曹庄子烈士陵园。陵园内庄严肃穆,安葬着八路军冀鲁边回民支队参谋长何仕兴、晋冀鲁豫野战军一纵队十九旅政治处主任姜魁文等20多位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烈士。曹庄子村党支部书记王学成义务讲解,师生们向烈士纪念碑鞠躬、敬献鲜花,并在孙向华带领下重温入党誓词,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念和决心。

  走出烈士陵园,大家来到小山惨案纪念碑前默哀、鞠躬、敬献花束。抗日战争的历史警示着人们铭记历史、建设强大国防的重要性。此次缅怀先烈的活动,不仅是对革命精神的传承,更是一次深刻的国防教育实践,让参与师生深刻认识到国防安全对于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意义。

河北海兴:携手沧州职业技术学院开展革命传统教育,赋能老区发展_fororder_图片4

师生们在海兴博物馆参观 摄影 杨可新

  在海兴博物馆,师生们先后参观了《红色记忆 旗帜飞扬——海兴县革命史迹与英烈人物》《海兴县历史文化陈列》两个专题展厅,进一步了解海兴的历史文化与革命事迹,增强了责任感与使命感。

河北海兴:携手沧州职业技术学院开展革命传统教育,赋能老区发展_fororder_图片5

师生们在张秀梅教授的带领下,了解盐碱地治理先进技术 摄影 杨可新

  助力乡村振兴:共话发展与合作

  中午,党员师生与小山乡干部群众围绕乡村振兴展开深入交流。学院专业老师与乡亲们共同探讨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土壤改良、旱碱麦种植、畜牧业发展、农旅开发等问题。

  下午,师生们来到中科院海兴滨海盐碱地资源高效利用试验基地。该基地自2003年建立以来,在耐盐植物筛选、咸水资源利用等方面开展重要研究,承担了“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环渤海盐碱耕地质量与产能提升”等多项重大任务。在张秀梅教授带领下,师生们了解了咸水结晶灌溉、以盐治盐等先进技术的基本原理,并与专家深入探讨盐碱地综合利用。众人被专家奉献精神所感动,表示将发挥专业优势,助力海兴农业农村发展。

  最后,师生们来到海兴湿地和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有野生维管植物146种,鸟类263种。通过深度对接,计划充分发挥学院科研优势,针对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展科学研究。参与活动的师生表示,今后将发挥党员教师先锋模范作用,整合农牧类校企资源优势,助力海兴经济社会发展。

  此次海兴与沧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合作活动,通过革命传统教育、国防教育与乡村振兴交流,为海兴的发展注入新活力,也为双方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推动海兴在传承红色基因、发展经济与加强国防教育等多方面迈向新台阶。(文 徐文龙)

编辑:李雨馨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