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沧州南大港盐碱地变身“希望田” 激发少年科学梦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5-04-23 17:25:27

  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深入实施的背景下,农业科普教育正成为乡村振兴的新抓手。近日,河北沧州南大港农务中心农科所将智慧农业“黑科技”搬进盐碱地课堂,通过沉浸式教学让青少年亲身感受“科技赋能农业”的生动实践。在这里,盐碱地变身“科技试验田”,传统农业披上“数字外衣”,为南大港第三完全小学(以下简称“三完小”)的学生们开启了一扇认识现代农业的科技之窗。

河北沧州南大港盐碱地变身“希望田”激发少年科学梦_fororder_图片6

南大港第三完全小学到农科所试验田研学 摄影 刘一诺

  盐碱地里的“科技种子”:旱碱麦点燃科学兴趣。春日的南大港,连片麦田泛着新绿。与普通农田不同,这片盐碱地“智慧农业实验田”里,矗立着虫情测报仪、墒情监测站等数字化设备,三完小的学生们正围着农科所技术员追问:“为什么这种麦子不怕盐碱?”面对孩子们的提问,农科所技术员捧起一株麦苗,深入浅出地讲解耐盐碱作物育种原理,旱碱麦的抗旱节水特性,展现了我国种业创新和耕地保护的科技力量。

河北沧州南大港盐碱地变身“希望田”激发少年科学梦_fororder_图片7

学生观摩农田灌溉技术 摄影 田书睿

  大数据种田“现场教学”:从监测到决策的全流程揭秘。在智慧农业监测中心,虫情测报仪自动捕捉害虫、墒情监测站实时分析土壤数据,气象台精准预报微环境变化。技术专家通过动态数据大屏,演示如何用算法优化灌溉、施肥方案。“原来农民伯伯现在都是‘数据科学家’!”一名学生兴奋地说。

河北沧州南大港盐碱地变身“希望田”激发少年科学梦_fororder_图片8

农技人员现场为学生们讲解旱碱麦生长特点 摄影 刘一诺

  无人农机“炫技”:智慧农业让种地更酷。“起飞!”随着指令下达,植保无人机在模拟田块上空划出绿色雾带。在农机实操区,在专业操作人员的指导下,学生们轮流操作灌溉机器人,体验“指尖种田”的精准控制。“以前只在课本上看到智慧农业,现在亲手操作系统才发现,先进的科技已经让农民从‘靠天吃饭’转变为‘知天而作’”。

河北沧州南大港盐碱地变身“希望田”激发少年科学梦_fororder_图片9

志愿者现场发放科学宣传资料 摄影 刘一诺

  从“面朝黄土”到“数字种田”,南大港产业园区的实践揭示了在盐碱地变身“希望田”的故事里,科技是密码,人才是钥匙。园区将持续深化“农业+科技+教育”的融合模式,为青少年提供接触农业科技的平台,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和关注农业发展,为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培育“希望的种子”。(文 徐文龙)

编辑:李雨馨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