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五育并举”教育方针,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与实践能力,近日,河北省沧州市献县组织开展系列劳动教育活动,通过田间实践与校园劳动场景建设,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老师正在给学生演示如何使用农具 摄影 胡宇婷
在商林乡前瓦钟中心校开展的“田园美课本 实践真课堂”活动中,学生们通过参与梨园疏果、修枝等农事活动,系统掌握果树管理技术,并在实践基地进行苜蓿采摘教学。
学生正在为梨树疏果 摄影 胡宇婷
学生正在采摘苜蓿 摄影 胡宇婷
献县童星学校通过立体化劳动场景建设形成教育矩阵。校内栽种20余种经济作物,实行班级认养责任制。同时,设立“欢乐饲养园”,养殖鸵鸟、鹌鹑、兔子、鹅、羊、鸡等动物,引导学生科学喂养,并填写喂养记录与生长观察报告,在实践中培养劳动素养。
学生正在喂养劳动基地内的鸵鸟 摄影 胡宇婷
截至目前,献县已建成劳动教育基地161处,涵盖农业实操、手工艺制作等多个实践领域,参与学生达87170人次。
“劳动教育基地已成为移动的自然课堂,学生在春播秋收中既掌握农事技能,又培养了责任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劳动教育,拓展实践资源,帮助学生在劳动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其全面发展搭建更广阔的平台。”献县教育体育局党组成员葛国柱说道。(文 李雨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