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吴桥:秸秆“变废为宝” 绘就生态农业丰收画卷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5-06-19 10:03:43

  金色六月,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桑园镇大第八村种粮大户李刚的1900亩麦田迎来丰收时刻。广袤田野上,大型联合收割机穿梭作业。伴随着阵阵轰鸣,饱满的麦穗被快速脱粒入仓。紧随其后的打捆机则将麦秆整齐压实、捆扎,高效完成小麦秸秆离田作业,一幅丰收画卷徐徐展开。

  这壮观的丰收景象,不仅是粮食增产的有力见证,更是当地生态农业循环发展的生动写照。作为吴桥县一家合作社的负责人,种植大户李刚探索出“种植—养殖—资源转化”的立体发展新模式。养殖场内,300多头牛、200余只羊与20余头驴正悠闲地咀嚼着细碎的秸秆。这些曾经被视为农业废弃物的秸秆,如今已然成为畜禽口中的“生态饲料”。

  “今年小麦亩产接近1200斤,每亩还能产出400斤秸秆。”李刚兴致勃勃地算起了生态账。小麦种植产出的秸秆用于喂养畜禽,畜禽的粪便经过发酵还田,有效培育了地力,从而形成了“土地增肥—粮食增产—养殖增效—生态增值”的良性循环。不仅如此,剩余的秸秆还被卖给电厂和周边农户,使得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提升到90%以上,真正实现变废为宝。

  近年来,吴桥县桑园镇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把秸秆综合利用作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推广等多种方式,鼓励农户采用机械化秸秆离田和综合利用技术。与此同时,农技专家常态化深入田间地头,悉心指导农户掌握秸秆青贮、微生物发酵等处理技术,让“田间废料”成功转化为“养殖黄金”,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

  从麦浪翻滚的金色田野到畜群兴旺的生态养殖场,吴桥县正以“绿色账本”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崭新答卷。桑园镇二级主任科员于萍介绍,将继续加大对“小麦收获+秸秆打捆一体化”技术的宣传力度,给土地“减负”、让资源“循环”,让粮食安全与生态保护实现和谐共生,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生态动能。(文 徐文龙)

编辑:周晓青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