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麦收时节,河北省沧州市青县广袤的田野上,金黄的麦浪化作丰收的喜悦,而随之产生的秸秆也正经历着一场“华丽变身”。
在青县盘古镇塔寺庄村的麦田里,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声,拖拉机牵引着打捆设备,在整齐的田垄间来回穿梭。设备所过之处,散落的秸秆被快速卷入,经过收集、压缩等一系列工序,一个个紧实的秸秆捆接连成型,整齐地排列在田间。
青县福林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在这片土地上流转了3000亩土地用于小麦种植,今年基地的小麦迎来了丰收。董事长王林乐介绍说:“我们采用先放片晾晒,再进行小麦收割的方式。收完麦后,紧接着就开展秸秆打捆、转运工作。这些年,我们一直坚持将秸秆回收用作奶牛场的饲料。这样一来,企业不用再外出采购饲料,大大降低了饲喂成本。而且,奶牛食用了这些优质的秸秆饲料后,产出的牛奶品质也高。”
在秸秆打捆现场,自动化装车设备高效运转,将成型的秸秆捆精准装车,随后运往不同的目的地。除了作为奶牛场的优质饲料,部分秸秆还被送往生物质发电厂。在那里,秸秆经过一系列处理,转化为清洁电能,为能源供应贡献力量。这种多元化的利用方式,让原本可能被焚烧的秸秆找到了新的“归宿”,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
据了解,青县盘古镇今年冬小麦种植面积达2.51万亩,通过打捆回收的方式,成功处理了8500亩的秸秆。这些被回收的秸秆在生物质发电、饲料加工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有效解决了秸秆焚烧带来的大气污染、火灾隐患等问题,还为当地农民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农民们通过出售秸秆,获得了一笔额外收入,切实感受到了生态经济带来的实惠。
“为深入落实绿色生态发展理念,今年我镇采取了多项有力举措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目前已取得显著成效。”青县盘古镇副镇长周雪在接受采访时说道,“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扩大技术推广范围,拓展秸秆综合利用的深度和广度,让秸秆综合利用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新动能,为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持续发力。”(文 李雨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