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边务镇李郭庄村的“娘家驿站”,调解员耐心为村民排忧解难 摄影 张文娟
为破解基层干部“八小时外”监督难题与乡村治理资源分散问题,河北省沧州市盐山县边务镇创新推出实体化平台“娘家”驿站与群众自治组织“清风贤内助联盟”,将村党组织干部配偶转化为治理主体,探索家庭深度融入基层治理新路径。
位于李郭庄村的“娘家”驿站作为多功能服务平台,集廉洁教育、矛盾调解、文明培育于一体。驿站定期组织干部家属开展廉洁家风教育,通过案例教学强化家庭拒腐防变意识;设立玫瑰解纾角,调解矛盾纠纷,依托干部家属的亲情优势化解家庭邻里纠纷;同步推进移风易俗实践,通过典型宣传引领文明新风尚。
“清风贤内助联盟”由全镇40个行政村党组织干部配偶组成,成员依托驿站履行三重职能:担任“廉洁监督员”,关注干部社交圈生活圈动态,建立异常行为预警机制;作为“矛盾调解员”,运用亲属网络调处基层矛盾;化身“文明传播员”,带头践行孝老爱亲、婚事新办等新风尚。驿站设置“民情直报箱”,实现监督信息直通镇纪委。
该机制构建双向赋能体系,“娘家”驿站为联盟成员提供标准化履职场景,联盟为驿站注入网格化治理力量。通过“家庭发现-驿站汇总-纪检响应”闭环,实现柔性监督与刚性约束互补;整合妇联、纪检、志愿服务等资源,形成治理合力。联盟成员既是调解矛盾的“暖心人”,也是廉洁防线的“守护者”。
边务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模式推动家庭从治理对象转变为治理主体,通过亲情监督填补监督盲区,为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提供新载体。以“妻子监督丈夫、家风约束权力”的传导路径,赋予新时代“枫桥经验”家庭内涵,实现监督成本最小化与治理效能最大化。(文 李雨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