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啊,咱们一起回家!”近日,在河北省保定市唐县唐尧公园广场,舞台剧《唐河往事》中身负重伤、爬行呼号的民兵刘兆法,令全场观众动容。这部改编自1941年南岗北村67名民兵壮烈殉国史实的作品,不仅是震撼人心的红色艺术呈现,更是唐县“学习‘理’堂”理论宣讲品牌推动“文艺+宣讲”融合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唐县聚焦理论宣讲如何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倾力打造“学习‘理’堂”品牌,大胆突破传统模式,引入文艺力量,为理论宣讲插上艺术的翅膀,实现传播的生动化、具象化和本土化。
唐县理论特派员在齐家佐镇西胜沟村开展情景剧红色主题宣讲 摄影 陈小帅
文艺“破壁”:乡音乡情讲透“大道理”。唐县深挖本地红色文化和乡土资源,创作出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宣讲精品。《唐河往事》将革命历史与家国情怀熔铸一体,在感动中筑牢信仰根基;快板书《大变样》用方言韵脚,让“新质生产力”等政策在村晚舞台欢快流淌。群众由衷赞叹:“比刷短视频更懂初心”“记得住、忘不了”。
唐县理论特派员在第二中学 的宣讲《立足华夏起点 坚定文化自信》 摄影 陈小帅
“三小模式”:文艺搭台,理论入心。
小载体·大音量:线上,“云端文艺矩阵”效应显著。非遗传承人陈芳刚直播刺绣,短视频播放量突破1500万次,指尖技艺传递信仰力量。线下,200个村文化广场升级“田间课堂”。北店头镇中显口村民围坐石碾听耕地政策,川里镇“有声党建墙”扫码可听养老政策,政策解读“声”入人心。
唐县理论特派员在县文化馆开展主题宣讲 摄影 陈小帅
小舞台·大主题:聚焦民生关切,用身边事讲明大道理。原创河北梆子《白求恩精神薪火传》巡演32场,地方戏曲传承红色基因;集市“理论赶大集”,志愿者用肉羊养殖、医保新政“拉家常”。
小角色·大能量:乡土艺术家和基层骨干成中坚力量。79岁退休教师刘晨霞创作并登台演唱《强国复兴有我》,用艺术解读“中国式现代化”;村支书李秋丽在古洞村开展“一条板凳话家常”,银发力量与基层智慧共同焕发宣讲活力。
唐县理论特派员在唐尧公园的情景剧宣讲《唐河往事》 摄影 陈小帅
据悉,今年以来,唐县依托“学习‘理’堂”开展宣讲活动超2000场,覆盖群众4.5万余人次,并同步推动解决民生实际问题600余件。从舞台上的红色记忆,到广场边的政策家常,唐县正以文艺为舟,载理论入心,探索出一条理论宣讲“润物细无声”的新路径。(文 李雨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