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省沧州市盐山县边务镇“娘家”驿站正式揭牌启用。该驿站是由村干部家属志愿者主导的妇女关爱平台,成为盐山县深化基层妇联改革、推进“家廉共建”党建品牌的生动实践,以“家门口的温暖”打通服务妇女“最后一米”。
驿站立足“妇女所需、家属所能”,精准聚焦农村妇女在矛盾调解、情感疏导、政策咨询、技能提升等方面的需求。每个驿站均设有“暖心聊吧”“巧手工坊”“心愿墙”三大功能区:“暖心聊吧”备有热茶、沙发,配备经县妇联培训的家属志愿者,专解婆媳矛盾、邻里纠纷等“心头结”;“巧手工坊”定期开展手工编织、家政服务等技能培训,已帮助15名妇女实现居家增收;“心愿墙”实时更新收集的群众诉求,从“孩子暑假托管”到“老人助餐需求”,志愿者逐一对接镇村资源解决,目前已办结23条民生心愿。
“村干部家属熟门熟路,说话贴心,咱有啥难事儿都愿意跟她们唠。”李郭庄村村民赵大姐因家庭琐事情绪低落,在驿站志愿者的耐心疏导下解开心结,这是驿站化解的第6起家庭矛盾。这些由村干部配偶组成的志愿者队伍,既是“贴心人”也是“宣传员”,她们带着《妇女权益保障法》宣传册入户走访,把法律知识和惠民政策送到炕头,累计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
驿站创新“家属志愿服务+部门资源联动”模式,与镇纪委、妇联、文明实践建立“需求-对接-反馈”闭环机制。镇纪委定期组织家属志愿者开展“廉内助”培训,将家风建设融入服务;镇妇联联动心理咨询师每月驻站坐诊,为妇女提供专业心理疏导;镇政府组织家政公司、手工艺人等对接驿站,为妇女提供就业岗位和消费优惠,让服务既有“温度”又有“力度”。
“‘娘家’驿站不仅是服务妇女的阵地,更是凝聚家庭力量、参与基层治理的纽带。”盐山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在全县推广边务镇经验,计划年底前实现行政村“娘家”驿站全覆盖,推动驿站升级为家风建设“示范岗”、民情收集“信息站”、文明实践“小舞台”,让志愿服务的微光汇聚成乡风文明的暖流,为乡村振兴注入“她力量”。(文 徐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