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北省沧州市盐山县杨集镇将本地资源优势与特色养殖相结合,做足“枣”文章,念活“驴”字经,成功探索出“枣香驴”的养殖模式,让昔日的普通毛驴“身价”倍增,为乡村产业注入了新活力。
在杨集镇茄子刘村养殖基地里,一群毛色光亮的驴正悠闲地咀嚼着晒干的红枣。据了解,杨集镇红枣种植历史悠久,资源丰富,立足这一优势,该镇探索“枣香驴”养殖模式,以红枣、玉米秸秆等为主要饲料,红枣中含有的多种氨基酸和营养物质让驴的体质得到增强,还使驴肉带有淡淡的枣香,口感更加细腻。
“目前,基地共养殖驴一百多头,年收益20万元左右。”枣香驴养殖基地负责人刘培龙说。从传统养驴到特色养殖,“枣香驴”不仅丰富了消费者的餐桌,更成为乡村振兴的新亮点。
杨集镇宣传委员杨博文表示:“下一步,杨集镇将持续推动特色养殖业发展,不断培育壮大养殖企业,鼓励和带动更多农户发展养殖,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助力乡村振兴。”(文 周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