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日炎炎,蝉鸣阵阵,沧州市盐山县小庄镇“春日植此青绿”专项行动结出的绿色硕果已蔚然成景。在该镇十四户村,几个月前栽下的4000株海棠、樱花、合欢、山楂、柿子等苗木在高温中挺拔舒展,为37个村庄撑起连片绿荫,成为村民纳凉休憩的“天然客厅”。
“春季种下的树,如今已经成了‘遮阳伞’!”小庄镇相关负责人指着村口枝繁叶茂的柿子树说,这批苗木成活率达92%,得益于全镇推行的“种-管-护”全链条机制——专业队伍每日巡查抗旱浇水,村级网格员实时监测病虫害,部分村庄还试点智能滴灌系统,“现在每棵树都有‘身份证’,扫码就能查看养护记录”。
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中,小庄镇把夏季养护视为“后半篇文章”。昔日闲置的边角地变身“口袋花园”,主干道两侧的合欢树形成百米绿色长廊,山楂树下套种的时令花卉正竞相开放。村民王大妈笑着说:“以前夏天热,都不出门,现在家家门口有树荫,晚上还能闻着花香跳广场舞。”
据悉,下一步,小庄镇将启动“绿荫守护”攻坚计划,通过补植耐旱品种、增设休憩设施、开发“乡村绿地图”小程序等举措,让“生态绿”持续转化为“经济绿”。预计到8月底,这批苗木可新增绿化覆盖率12%,带动乡村旅游、庭院经济等新业态发展,真正实现“环境净起来、生态绿起来、村庄美起来”的可持续目标。(文 周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