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涿州,处处涌动着发展的活力。在涿州市委市政府的统筹协调下,水利民生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推进,一幅 “工程惠民、生态利民”的画卷正徐徐展开。正是在这样的全面部署下,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积极践行大气污染防治统一监督管理职能,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征程上稳步前行。
炎炎夏日,涿州水利民生工程建设如火如荼。为配合工程建设,有效控制渣土运输过程中的扬尘污染,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自今年6月9日起,在夜幕降临时分,便让洒水车、雾炮车来回穿梭在渣土运输线上,奏响“降尘协奏曲”。而这背后,是政企之间的双向奔赴。为保障抑尘水源充足,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积极协调本市污水处理厂,使其敞开大门成为“城市甘泉”取水点。这一举措,不仅为降尘作业注入了稳定“活水”,确保了降尘工作的持续有效开展,更让宝贵的中水资源在服务民生中找到了新舞台,大幅提升了回用效率,实现了水资源价值的“双赢”循环,是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相结合的生动实践。
扬尘治理是大气污染防治的关键一环,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多措并举,全力推进。不懈的努力换来了可喜的成果。据悉,涿州市PM10监测浓度持续下降,6月、7月分别为67、42微克/立方米,达到了国家二级标准,且较去年同期均下降15%以上,进一步减轻了空气中颗粒物的污染程度。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涿州市将继续砥砺前行,以“攻坚战+持久战”的韧劲,将生态治理与区域战略、民生福祉深度融合,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贡献力量。(文 周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