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这刚摘的黄瓜、茄子,还带着晨露呢!自从村党支部牵头从邻村租了3亩地搞集体种菜,俺们搬迁户再也不用为种菜的事儿犯难了!”“别看就这几亩地,种得可讲究了——春天种菠菜、西葫芦,夏天收豆角、西红柿,秋冬还有白菜、萝卜……一年到头都能吃上新鲜又便宜的自种菜!”近日,在中共阜平县委第三巡察组对该县史家寨乡搬迁小区民生问题整改情况开展回访时,村民们围着巡察干部你一言我一语,话语里透着喜悦。
史家寨乡下辖14个行政村,其中10个村的59个自然村共1138户4299人实施了整体搬迁。在十四届县委第八轮巡察中,县委第三巡察组始终把“搬迁群众生活保障”作为核心调研主题,深入搬迁小区逐户走访、倾听民意。走访过程中,“种菜”一事成为群众反映最集中的诉求。尽管搬迁后住房条件明显改善,但种菜不便的新问题让大家犯了难。北辛庄村80岁的段大娘道出多数人的心声:“以前在老家有菜园子,想吃啥自己种,现在搬迁过来没地种了,不习惯,也没之前吃菜方便、划算。”
巡察组围绕这一问题召开专题组务会,研究对策。随后,巡察组通过二次入户座谈、实地核查,确认搬迁村均有稳定资产收入和一定数量劳动服务岗,具备自主解决问题的基础条件;另一方面,巡查组深入周边村落调研,发现有大量空置土地,且土地承包方愿意以每亩每年1000元的价格出租,群众参与集体种菜的意愿强烈。
经过多轮研判,巡察组发现“依托劳动服务岗、盘活闲置土地、发展集体种菜”是破解群众种菜问题的最优路径。巡察组严格按程序向史家寨乡党委发出《整改建议书》,要求明确整改目标,细化“土地租赁、人员统筹、种植规划”等具体举措,全程跟踪督促落实。
乡党委联合搬迁村“两委”逐村摸排土地资源、征求群众意见,制定“一村一策”实施方案。在巡察组的持续推动下,截至回访时,凹里、上东漕、场坊、北辛庄4个整体搬迁村已率先完成集体土地承包、蔬菜种植基地建设。
“县级巡察是联系群众最紧密的‘纽带’,只有把群众关心的事办实办好,才能真正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为乡村振兴筑牢民生根基。”中共阜平县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说。(文 徐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