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河北省迁安市大崔庄镇西密坞村鲲利家庭农场的特色种植作物——赤松茸迎来丰收季。在一片郁郁葱葱的林下试验田里,朵朵饱满鲜嫩的赤松茸长势喜人,不仅为这片土地增添了生机,更成为推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奏响了乡村振兴的新乐章。
迁安市鲲利家庭农场的赤松茸长势喜人 摄影 韩梦
走进鲲利家庭农场的赤松茸种植基地,眼前的景象令人欣喜。茂密的树林间,阳光透过枝叶洒下斑驳的光影,一排排整齐的赤松茸在腐殖土的滋养下茁壮成长,菌盖饱满、色泽鲜亮,透着满满的鲜嫩劲儿。工人们身着工作服,小心翼翼地翻开覆盖在赤松茸上的腐殖土,动作娴熟地将成熟的赤松茸采收下来,放入身旁的篮子里,整个基地一派繁忙而有序的丰收景象。
迁安市鲲利家庭农场的工人在采收赤松茸 摄影 李伟
据了解,赤松茸学名大球盖菇,是一种兼具食用价值与经济价值的优质菌类。它口感鲜嫩爽口,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深受消费者喜爱。同时,赤松茸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尤其适合在林下生态环境中生长,无需额外占用耕地资源,有效利用了林下闲置空间。不仅如此,赤松茸还具备生长周期短、产出周期长、产量可观等显著优势,在实现生态保护的同时,能为种植户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兼具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正因如此,它成为了鲲利家庭农场今年试种特色作物的首选。
迁安市鲲利家庭农场的工人在采收赤松茸 摄影 王志斌
“之前这片树林基本处于闲置状态,没有产生多少经济效益。后来我们通过到外地考察学习,发现赤松茸是一种纯绿色的健康食品,市场前景非常好。于是我们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状况等因素,决定试种赤松茸,目前种植面积达到了20亩。”迁安市大崔庄镇西密坞村鲲利家庭农场负责人韩向坤介绍道,“我们种植赤松茸采用的基料都是玉米秸秆、玉米芯还有木屑这些农业废弃物,不添加化肥、农药等任何化学原料,生产出来的赤松茸真正达到了纯绿色食品的标准。现在经过前期的生长情况预测,每亩赤松茸的产量在4000斤左右,这些赤松茸主要销往北京、上海等各大城市,目前市场反馈很好,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近年来,迁安市始终立足区域实际,深入挖掘本地资源禀赋,在推动农业产业发展方面不断探索创新。通过优化林果品种结构,引进和培育优质林果品种,提升林果产业的品质和竞争力;推广标准化生产,制定完善的农业生产标准体系,规范农业生产流程,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高标准示范基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等一系列举措,持续巩固板栗、核桃等传统农业产业的优势地位。
迁安市鲲利家庭农场的工人在采收赤松茸 摄影 韩梦
与此同时,迁安市还积极拓展农业产业发展方向,稳步扩大食用菌等特色高效林下产业的种植规模。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指导、市场对接等方式,鼓励和引导更多农户参与到林下特色产业种植中来,在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同时,进一步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今后,迁安市将继续加大对林下特色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力度,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让更多农民在特色产业发展中实现增收致富,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文 徐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