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块橡皮也能闹到承担法律责任”“打游戏找代练竟会被骗走2000元”近日,涿州市人民检察院干警带着一连串的真实案例走进涿州市高新区中心学校,以“以案说法,护航成长”为主题,为该校初一学生打造了一堂“沉浸式”法治教育课,用身边事讲透法律理,为青春成长注入硬核法治力量。
“以案说法,护航成长”法治教育课现场 摄影 韩芹芹
不同于传统“照本宣科”的普法模式,课堂开场就充满惊喜。该院检察干警没有搬出厚重的法律条文,而是讲起了学生身边发生的故事:“有这样两位同学,只因借文具时多说了句‘你真小气’,就从口角吵到推搡,最后一方摔倒磕破额头。”随着故事推进,同学们的表情从好奇变成严肃——当听到“伤人同学不仅要赔医药费,还因‘故意伤害’而受到刑罚处罚”时,不少人下意识点头:“原来小事冲动真的会闯祸!”检察干警趁热打铁,结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将“打架斗殴”“辱骂他人”等行为与“不良行为”的法律界定一一对应,用“红线清单”让大家看清“小事不忍让”的法律代价。
网络安全环节更让同学们“惊出冷汗”。检察干警还原了一起真实案例:某初中生看到“10元代练王者”的广告,先付定金,对方又以“账号冻结需200元解冻费”“装备解锁要1800元”连环套路,短短3天骗走2000元。“骗子专挑喜欢游戏、对钱没概念的学生下手!”干警边讲案例,还结合《未成年人保护法》网络保护条款,总结出“三不口诀”:不转陌生账户、不泄手机号和密码、遇事先找爸妈,把防骗技巧变成朗朗上口的 “安全密码”。
互动环节 摄影 韩芹芹
互动环节成了“问题风暴现场”。“被同学叫‘胖猪’算欺凌吗?”“弄坏同学的平板电脑,我赔不起怎么办?”同学们积极提问,检察干警不绕弯子,直接用案例“作答”,并明确了“语言暴力也是欺凌”,同时告诉大家 “犯错不可怕,主动承担有办法”,让法律知识像春雨般融入日常场景。
法治课结束后,同学们还围着检察干警追问不停。干警顺势向同学们发放了法治宣传页,鼓励大家“努力学习法律知识,做自己的法治小卫士。”这堂把“法律条文”变成“身边故事”的法治课,不仅让抽象法律变得触手可及,更在同学们心中种下“知法、守法、用法”的种子。接下来,涿州市检察院将继续升级“法治进校园”模式,用更多“有温度、有故事”的普法活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筑起一道坚实的法治防护墙。(文 张志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