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和“十三五”圆满收官的艰巨任务,全省工信系统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科学统筹防疫物资保障和复工复产,认真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扎实推进工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工业稳增长“双战双捷”。
抓扩产保供应,圆满完成防疫物资保障任务
指导企业快速转产扩能。去年疫情暴发后,省工信厅在第一时间,连夜安排部署,省市县联动建立重点企业特派员机制,为企业纾困解难。制定扩产保供十条措施,河北省57家、840家企业分别进入国家和省级重点生产企业名单。去年全省新建口罩生产线千余条,22家企业转产防护服,口罩、防护服日产量从12万只、零套跃升至2240万只、6.9万套。省工信厅建立熔喷布等关键原辅料统一调拨机制。
坚决落实国家调拨指令,向武汉等地调拨防护服近100万套,做好神农架林区、西藏阿里、新疆巴州及14个国家、友好省州的支援,圆满完成国家调拨任务。
抓复工促复产,保主体稳增长成效显著
强化运行调度。去年,疫情暴发后,省政府成立工业发展协调组,实施周调度机制,推进工业企业复工复产。河北省陆续出台“疫情防控+推动复工+支持措施+精准服务”等政策文件,全省工信系统建立复工复产联络员机制,搭建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平台,工业经济增速自去年3月实现转正后,连续实现正增长。
强化产业链协同。省工信厅编制了钢铁、食品、生物医药等24条优势产业链全景图和龙头企业配套图,制发汽车、轨道交通、新型显示等产业链集群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梳理上下游企业、关键产品,找准产业断点、堵点。河北省建立跨区域协同复工复产保障机制,为20多个省、市协调省内外1500余家上下游配套企业复工复产;搭建河北-湖北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云平台,发布推动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倡议。邯郸市组建钢铁、装备、食品等7个产业链帮扶小组,解决问题450个。
强化包联服务。河北省深入开展“三包四帮六保五到位”“万企帮扶”百日攻坚、包联“大走访”等行动,去年全省工信系统共组建26个工作专班、500余个联络小组,对1.3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包联全覆盖,协调解决问题超1.5万件。组织开展27场“政策面对面”视频解读,点击量超2200万人次。去年9月底13.8亿元无分歧欠款全部清零,提前完成国家目标任务。
强化产融合作。去年,省工信厅与23家金融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分别支持工业企业、中小微企业融资额度9070亿元、12427亿元。联合中行、建行等开展“暖企护航”、“产业链供应链金融链”融合对接等活动,为3000余家企业提供800多亿元专项信贷。雄安新区、廊坊市获评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
补短板锻长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新成效
千项技改再创新高。去年,河北省实施省级重点技改项目1663个,同比增长60%,创11年来最好成绩,技改投资增速高于全国2.9个百分点。省工业企业转型升级互联网平台上线运行,建立工业诊所40家,出具诊断报告2400余份。河北省乳制品、汽车轮毂、家电板、商用车特钢等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第一。
设计赋能成效明显。深入开展“工业设计+”行动,去年河北省培育企业设计中心95家,组织工业设计进企业进园区进集群等活动150余场,服务企业3600余家。2020年,中信开诚消防灭火侦察机器人荣获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金奖,河北省14项产品获红点、iF等国际知名设计奖项。成功举办第三届河北国际工业设计周,线上线下参与人数超过1200万人次。首届金芦苇工业设计奖完美落幕,吸引国内外8393件产品参与。
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实施研发机构扶持计划,开展“百校千企”产学研用活动,去年河北省新增工业企业研发机构1482家,培育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116家,培育10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试点和44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河钢唐钢、科林电气荣获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30家企业成为国家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试点。邢钢“精益六西格玛创新管理经验”被评为全国质量标杆,石家庄君乐宝获“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
两化融合持续深化。去年河北省制发汽车、石化、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成功举办5G+工业互联网应用推进大会,培育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试点示范项目54个、国家物联网应用示范项目6个,推动4000多家工业企业上云。河北省入选全国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首批试点,24家企业通过评估,数量居全国第一。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深入推进。去年,省工信厅联合京津经(工)信部门举办应急、汽车、大数据等产业转移活动28场次,参与企业超千家。与京津经(工)信部门签署《加强应急产业合作备忘录》,京津冀应急产业对接云平台成功上线,700余家企业入驻。
区域转型步伐加快。去年河北省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3家、省级工业转型升级试点示范县10个、食品产业强县30个。
抓产业育新动能,新兴产业跑出“加速度”
数字经济加快培育。去年河北省制发电子信息产业重点攻坚、大数据产业创新发展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编制《怀来大数据产业基地规划及实施方案》《正定数字经济产业园规划》,高规格成立河北省数字经济联合会,去年电子信息产业营收同比增长8.8%。目前,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在线运营服务器规模突破180万台,创建省级信息消费体验中心10个,唐山、廊坊、秦皇岛成为省级信息消费示范城市。
新兴产业较快发展。积极实施重大新药产业化、国际化和仿制药质量提升工程,去年全省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同比增长15%。强化重大技术装备研发,75项产品获评省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多项产品实现进口替代。去年河北省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产量分别同比增长25.3%和6.6倍,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比增长7.8%。唐山组织开展“战新产业攻坚提速年”活动,推动66家传统企业跨界转投新兴产业,完成投资260亿元。
未来产业初具规模。去年,河北省率先在全国印发首个应急产业发展规划,制发河北省重点应急企业及产品推荐名录,成立河北省应急产业联盟,举办2020中国·唐山国际应急产业大会,加快推进张家口怀安、唐山开平国家基地建设,产业规模超2600亿元。制定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规划,实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产业项目106个,营收突破1400亿元。秦皇岛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国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创新大会,全省康复辅助器具产业规模超200亿元。张家口冰雪装备产业基地获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签约冰雪装备器材项目41个。
优服务惠企业,民营经济活力不断迸发
政策引导持续发力。去年,河北省印发《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措施》,举办全省民营经济发展大会,表彰百家优秀民营企业、百名优秀民营企业家,为民营企业提气。
特色产业快速增长。去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省政府领导包联县域特色产业工作方案》,8位省政府领导包联22个特色产业集群。组织“县域特色产业振兴擂台赛”等活动30余场,全年全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
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河北省实施“五减六提”行动,去年累计为中小企业减税费租息725亿元;组织公益服务活动105场次,服务企业1.2万家;争创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6家、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3家;制发《河北省职业经理人培育方案》,线上线下培训1.25万人次;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78家,争创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1家,位居全国第4。
抓绿色发展促转型,工业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圆满完成去产能任务。去年河北省压减平板玻璃、焦炭产能840万重量箱、220.6万吨,完成12家重点污染工业企业退城搬迁。
大力实施绿色制造。去年全省创建省级以上绿色工厂123家,其中国家级25家;省级以上绿色园区8家,其中国家级3家;国家绿色数据中心3个。
加快推动工业节水。河北省去年创建工业领域节水型企业103家,4项技术列入国家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目录,德龙钢铁、首钢迁安入选国家“水效领跑者”名单。
扎实做好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河北省去年完成13家企业的综合评价。承德实施尾矿和新型墙材项目44个,宝通矿业成为河北省第一家挂牌的环京绿色砂石骨料基地。河北省完成128家工业企业料堆场治理改造。
2020年河北省推广新能源汽车64230辆(标准车),完成全年任务的214%。
推进改革开放,创新模式吸引企业落地
依法行政扎实推进。省工信厅驻省政务服务大厅工作组行政审批办结率100%。圆满完成6项省重点改革任务、3项改革试点任务,获评省深化体制改革考核优秀单位。
对外开放开创新模式。去年河北省召开全省数字经济发展大会,成功举办数字贸易合作、雄安数字交易、河北数字经济发展、第五届中国数坝等高峰论坛活动,网络视频点播超过1555万人次。支持沧州举办中国-中东欧中小企业复工复产视频信息交流会和线上对洽会,600余家企业及商协会代表参加,达成合作意向、签订备忘录等近百个。
抓责任强管理,统筹发展和安全工作
开展电磁环境清理整治专项行动,去年河北省查获“黑广播”97起。针对5G网络建设,河北省完成698个卫星地球站的频率协调。河北省无线电监测能力评估排名全国第一。
民爆行业安全生产事故“零发生”。去年河北省开展3轮督导检查,整改问题隐患174项;修订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60余次。
盐业生产供应稳定。省工信厅认真落实食盐专营政策,规范未加碘食盐、工业盐管理,实现食盐市场不脱销、不断档、不涨价,确保合格碘盐覆盖率90%以上。(米彦泽)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