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界      |    直观中国    |    老外在河北    |    热点专题     |     相约冰雪    
河北:加快转型升级,“去调转”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1-11-22 14:30:22来源: 河北日报编辑: 王阔责编: 冯薇薇

  原标题:五年奋进路——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纪事⑦ 加快转型升级,“去调转”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河北:加快转型升级,“去调转”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四届河北国际工业设计周中国中车展区,色彩艳丽的新型都市快轨列车模型吸引了参观者。(本报资料片) 河北日报记者 赵海江摄

  “河北要树立知难而上的必胜信念,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2017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张家口视察时精准地为河北经济发展指明方向。

  牢记总书记嘱托,落实总书记指示,省委、省政府全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河北“去调转”,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扎实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十三五”期间,我省突出钢铁、煤炭、水泥、平板玻璃、焦炭、火电六大行业,超额完成去产能任务。2018年,三次产业结构占比排序首次实现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今年前三季度,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12个百分点,“三二一”产业格局进一步巩固。

  坚决去产能,阶段性任务均全部超额完成

  “去产能特别是去钢铁产能,是河北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头戏、硬骨头,也是河北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关键之策。”习近平总书记在张家口视察时,精准指出了河北经济发展的难点所在、希望所在、出路所在。

  今年9月29日,年产800万吨钢铁的河钢宣钢全部钢铁产能实现关停,企业绿色转型迈出关键一步,张家口实现无钢铁生产市的目标。

  为唤回更多蓝天白云,腾出更多的优质发展空间,我省近年来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大力压减钢铁、煤炭、水泥、平板玻璃、焦化、火电等六大过剩产能。如今,环京的廊坊市、保定市、张家口市钢铁产能全部退出。

  河北是全国唯一钢铁煤炭去产能“双先行”省份。省委、省政府先后召开全省推进去产能调结构转动能工作会议和全省去产能调结构现场推进会。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东峰反复强调,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钢铁、煤炭、水泥等去产能力度,全面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和水平。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我省确定“两减、两降、四提升”目标,即过剩产能减少、过剩产能企业减少;排放下降、能耗下降;产业集中度明显提升、装备水平大幅提升、中高端产品比重提升、质量效益显著提升。

  树立必胜信念,我省扎扎实实推动化解过剩产能任务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严格标准,倒逼去产能。实施环保、质量、技术、能耗、水耗、安全等6类严于国家的地方标准,执行钢铁工业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倒逼不达标产能退出市场。

  走出国门,合作去产能。敬业集团收购欧洲老牌钢企英国钢铁公司,降成本、拓市场;武安新峰公司30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花开埃及……继河钢集团成功收购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厂后,我省钢铁、水泥、玻璃等优势产能不断“走出去”,融入全球产业链。

  退城搬迁,优化产业布局。针对“煤电围城”“钢铁围城”等突出问题,我省坚持管住新增、搬迁分散、关停落后、发展新兴,扎实推进符合条件的重污染企业退城搬迁。唐山、邯郸两大基地和临港钢铁产能比重达到81%,水泥熟料产能向资源富集的燕山—太行山一带聚集。

  大力破除无效供给,为高质量发展腾出空间。“十三五”期间,钢铁生产企业由107家减至68家,钢铁产能由峰值的3.2亿吨压减到2亿吨以内,基本实现钢铁退城目标,分流安置职工15.07万人,安置率100%。

  主动调结构,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升级

  压减传统产能,如何蹚出发展的新路子?

  我省多措并举调整产业结构,摆脱路径依赖,以产业结构的新变化追求经济发展的高质量。

  10月29日,在河钢石钢新区投产一周年之际,精品高速线材产线Φ28mm钢材成功下线,可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Φ28mm不仅是国内高速线材最大规格,也是目前世界上高速线材能够吐丝的极限规格。”河钢石钢新区高速线材产线生产技术科科长侯现军说。

  一次搬迁,也是凤凰涅槃。河钢石钢新区研制生产的齿轮钢、轴承钢、弹簧钢等精品钢材,成为诸多细分市场应用领域的隐形冠军。今年以来,河钢集团开发新产品209个,其中10个新产品填补国内空白,镀铝板、高端轴承钢等20个产品替代进口。

  钢铁产能少了,但产品精了,产值高了。这是钢铁企业发生的变化,也是我省工业领域着力优化存量、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的缩影。

  坚持以先进制造等实体经济为支撑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我省积极延伸产业链、提升创新链、稳定供应链、畅通物流链,对全省12个重点行业领域逐一梳理和明确龙头企业、上下游产品、关键供应商,重点打造1个万亿级产业链(钢铁)、2个五千亿级产业链(装备、石化)、4个三千亿级产业链(生物医药、新能源、食品、纺织服装),去年全省12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4.1%。

  一系列针对性措施,推动我省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取得突出成效,增强了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新势能。

  ——企业上云持续深化。“十三五”时期,全省培育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47个、数字化车间368个,推动1.2万余家工业企业上云,加快各类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普及应用,低成本提高两化融合水平。2018年至2020年,河北省工业云平台应用率增速居全国第二位。

  ——工业设计“点石成金”。2018年至2021年,举办4届河北国际工业设计周,累计吸引观展人数超19万人次,落实项目合作1000余项。全省工业设计机构超300家,唐山晶玉、中车唐车、长城汽车、中信开诚等4家企业的4项产品获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金奖。

  ——“万企转型”气象万千。到2020年底,全省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研发机构拥有率达到37%,比2017年底提高17个百分点。今年1至9月,全省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9.6%,39个行业大类全部实现盈利,12个行业利润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调”出发展新优势,河北经济发展朝着质量更好、效率更高、动力更强的方向迈进。“十三五”时期,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1%,特别是去年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年生产总值增长3.9%,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加快转方式,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成长

  2019年10月11日,2019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在石家庄市开幕,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

  今年9月6日至8日,2021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在石家庄市举办,468家国内外数字经济领域企业集中展示前沿科技。

  以会引才、以会聚智、以会兴业。两届数字经济博览会,签约项目300余个,签约总金额2700亿元。

  以举办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为契机,以数字经济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河北加快“转”出发展新动能。

  5年来,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的实施意见》《河北省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0-2025年)》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我省数字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实施路径,以优质增量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启动实施大数据产业创新发展、核心技术突破、智慧交通等20个重点专项行动,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日趋完善。

  格林尼治时间10月21日,第17届全球运营商奖(GCAs)在伦敦揭晓,秦淮数据集团获得“最佳环境、社会、治理(ESG)奖”,成为首个获得该奖项的亚太区域算力基建企业。一年前,秦淮数据集团正式完成在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上市,成为河北本地孵化的首家超大规模信息基础设施上市公司。

  扎根河北以来,秦淮数据集团累计投资超百亿元,环首都·新一代超大规模算力集群初具规模。而秦淮数据所在地怀来县,已成为环首都地区签约、运营服务器规模最大的数据中心聚集地,逐步形成比肩国际领先的全球最佳算力中心选址目的地。

  目前,河北已形成石家庄、张家口等五个大数据产业基地和一批特色产业园区,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在线运营服务器规模突破220万台,今年年底将突破250万台。2020年,河北省数字经济规模达1.21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3.4%。数字经济成为河北发展的“新名片”。

  数字经济只是河北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赋能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河北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实现弯道超车的动力源和提升传统产业的命门。

  超前布局,更多未来产业成长壮大——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产业集群在保定加速打造,现代化应急装备产业基地在唐山拔地而起,一批康复辅助器具制造企业入驻秦皇岛,全球最大的冰雪装备产业基地在张家口加快建设……

  “十三五”期间,我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7%,总量比2010年翻了一番。全省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84.18,比2015年提高2.39,达到中等竞争力水平。

  创新引领,激活高质量发展动力——

  石药集团“玄宁”得到国际最高标准认证,成为中国本土药企第一个获得美国完全批准的创新药;东旭集团一片玻璃扬国威,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三个掌握玻璃基板制造核心技术的国家……

  补齐高质量发展短板,插上科技创新“翅膀”。我省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整合优化科技创新资源,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十三五”期间,我省科技进步贡献率从46%提高到60%,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达到8.7万家,是“十二五”末期的3倍多。目前,省级以上创新平台总量达到2311家,是“十二五”末期的2.45倍。(河北日报 记者米彦泽)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