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石家庄11月25日电(林福盛)河北省沧州市管道装备制造产业发端于上世纪70年代初期,历经起步、发展、提升、转型等阶段。如今,管道装备制造产业已成为当地工业支柱产业之一,在河北省乃至全国管道装备制造业中有着不凡的竞争力与影响力。河北沧州以壮大管道装备制造产业为发力点,全力助推河北高质量发展。
沧州市管道装备制造企业自动磨削机器人进行磨削作业。人民网 林福盛摄
十一月中旬,沧州市孟村回族自治县河北华洋钢管有限公司直缝十车间,厂房宽阔,机械轰鸣、声声入耳。在自动化生产流水线上,可以看到约半米宽的钢板连续不断延伸进入制造设备中,不到一分钟,在几十米之外,长12米、口径133毫米成品钢管走下流水线,在自动设备的引导下,放置到相应的成品区域。
“新技术、新产品应用和研发不间断,产品科技含量不断提升。通过高频电阻焊接、ERW工艺可以实现从钢板到钢管的全程自动化生产。” 河北华洋钢管有限公司工程师魏大亮介绍时表示,采用数字化焊机、智能控制系统等技术生产的大口径大厚壁直缝埋弧钢管受到市场欢迎,前景看好。
沧州市管道装备制造企业生产车间。人民网 林福盛摄
孟村回族自治县发展管道装备制造产业已不是“小打小闹”。近些年,《管道装备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孟村县管道装备制造业智能转型发展规划》《加快推进管道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等政策相继出台,为当地产业发展明确方向,并提供持续动力。
“孟村管道装备制造产业聚集了以华洋钢管公司、河北圣天管件公司为龙头的生产企业1831家,从业人员3.3万人,在全国各地设立销售网点1800多个,驻外销售人员1万余人。”孟村回族自治县发展改革和科学技术局局长张洪亮介绍时说。
沧州市孟村回族自治县管道装备制造企业生产车间。王军摄
经历作坊式生产、规模性扩张、产业化发展和转型升级等阶段,孟村管道装备制造已成为全县的支柱产业,年产值达200多亿元。其中,中低压管件产品市场覆盖率达80%以上,在国际管件市场约占据25%的销售市场,产品出口中东、欧美和东南亚等120余个国家和地区。
如今,“孟村”这个不起眼的“小村”已成为“中国弯头管道之都”。
11月20日,在沧州青县渤海装备华油钢管公司螺旋钢管生产车间,员工孙增健正通过远程控制系统对钢管生产线电流电压参数、工位运行状况、设备预警、料坑实时状况等进行实时监控。
沧州市青县渤海装备华油钢管公司钢管生产车间。厚姝雅摄
“通过自主研发,我们建成焊管集中控制室实现了钢管生产操作远程控制。”渤海装备华油钢管公司制管三厂副厂长邹志忠介绍自动化控制系统时说:“岗位员工无需时刻守在设备旁,在操作间便可进行生产操作,对生产设备、生产数据进行实时自动采集、整理、监控、存储,实现了‘集中监控、无人值守、专人巡检、专业维修’生产模式。”
邹志忠表示,钢管生产过程中,自动控制系统可一键生成车间生产分析、材耗分析、能源分析、质量分析、设备运行状态分析的一览图表,一键出具报告。实现全程无纸化、自动化的现代化智能车间。
通过信息技术与生产制造深度融合,渤海装备华油钢管公司实现了钢管生产过程全周期管理与生产过程实时监测。“公司产品在西气东输一线、西气东输二线、西气东输三线、陕京一线、陕京二线、中俄东线等‘国脉’管道建设工程中成为主要供应商,在保障国家重点工程项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邹志忠说。
沧州市盐山县一管道生产企业员工在加工钢管。傅新春摄
在沧州盐山县,当地推动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发展。目前,当地聚集了以宏润核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北沧海核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为龙头的生产企业1200家,配套企业230家,相关产业企业30家,形成了核电火电、输油输气、市政管网、整机装备四大产业链条。
据介绍,聚焦科技研发和区域协同创新发展,沧州市不断借力推动管道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目前,沧州全市近百家管道装备制造企业与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热工研究院、北京钢铁研究院等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在孟村县建设有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和管道元件检测中心,自主研发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60多项获国家专利。在盐山县建设了省级‘院士工作站’,自主研发新技术、新产品200多项,多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其中,河北宏润核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5万吨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挤出机压力等级位居世界第一,项目被列入‘国家重大科技—04专项’;河北沧海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X70高钢级大口径三通填补国内空白,替代了进口产品。”沧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马建栋说。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