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后的滹沱河景色(2021年 4 月 13 日摄) 杨世尧摄 / 本刊
◇“十四五”开局,石家庄提出未来五年经济总量过万亿目标,明确要打造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现代食品、商贸物流、装备制造“五个千亿产业”
◇曾经迫使铁路改站的滹沱河已不再是城市生长难以逾越的“天堑”,而成为新的发展“地利”
◇石煤机地块杜绝高强度房地产开发,住宅开发比例控制在40%以内,拿出60%以上的土地规划建设工业遗址保护区、公建配套区、现状保留区等功能分区
解开“捆龙索”,打通城市交通快车道;拥抱母亲河,标定城市生长绿色轴;转型加速度,构建城市产业新体系;做好加减法,增强城市更新获得感,念好“干字经”,营造城市管理新风尚……
今年以来,河北省省会石家庄的新行动、新变化、新风气,颇为引人注目。
力度:开拓城市发展空间
2021年9月28日,注定将给石家庄人留下深刻印象。这一天,伴随石家庄一代人记忆、服役25年之久的裕华路高速收费站撤销,不仅让市民摆脱了“超级堵点”困扰,也让城市解开生长羁绊。同日,还有8座收费站点被撤销,标志着石家庄绕城高速以内将不再有高速收费站和收费路段。
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石家庄主城区及周边组团逐步形成了被省管3条段和市管4条段近百公里高速公路分裂切割的局面。纵横城区的高速公路犹如“捆龙索”,紧紧束缚着城市空间,9座上下高速收费站更成为城市动脉循环梗阻点。石家庄一直想突破这一发展瓶颈,终因道路产权复杂、改造成本巨大、部门协调困难等因素,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
今年5月,河北省委省政府召开推进省会建设发展工作会议,出台《关于大力支持省会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实施大省会战略,支持石家庄加快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完善石家庄交通体系,巩固区域交通枢纽地位便是其中一项关键之举。
今年6月,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民郑重作出承诺,到9月底前取消绕城高速以内高速公路收费,彻底啃下困扰城市发展的硬骨头。
在河北省交通运输厅等部门的支持下,石家庄以改革破难题,以创新筹资金,通过产权转让、资产置换、市场化运作,大干90天,如期实现绕城高速以内近百公里高速路免费畅行。
“看似不可能解决的难题,只要干起来,就能找到新的突破口,干出的效果甚至比预期还要好。”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处处长张静波不无感慨。
与此同时,石家庄还投资约6亿元实施三环路辅道贯通工程,102公里的三环路辅道得以全线贯通,与现有三环主路一道组成快速环线,结束了部分路段企业和居民14年来“看着主路却上不去”的民生尴尬。
打通对外大动脉,畅通市内微循环,一套组合措施下来,石家庄交通网络体系得以系统性重塑,城市框架格局为之一变。
速度:做强城市产业支撑
11月,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石远凯教授和石药集团共同申报的《聚乙二醇定点修饰重组蛋白药物关键技术体系建立及产业化》项目,获得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这是石药集团第三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我们致力于创新发展,在抗肿瘤、心血管、抗感染等领域形成竞争优势,近十年来实现收入、利润平均两位数增长。”石药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翠龙说,石药集团累计研发创新药100多个,其中一个单品种年销售额达70亿元。
目前,石家庄已形成“研发-孵化-产业化-医药流通”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全市规模以上医药企业年营业收入超过600亿元。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集聚了华药、石药、以岭、石家庄四药等医药强企以及上千家生物医药中小企业,成为全国最大的现代化综合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之一。
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是石家庄推进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的缩影。
有着工业发展辉煌历程的石家庄,“一五”时期曾被列为重点建设城市,国家确定的156个重点项目中3个落户于此,石家庄也迅速崛起成为一座新兴工业城市。然而,近年来,产业结构偏重,产业链偏低端,产业规模偏小的问题日益成为石家庄高质量发展的严峻挑战。
“十四五”开局,石家庄提出未来五年经济总量过万亿目标,明确要打造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现代食品、商贸物流、装备制造“五个千亿产业”。密集推出一系列高含金量政策举措,推动主导产业建链集群上规模。
在鹿泉区,5平方公里的数字经济小镇已入驻电子信息企业620家,聚集了中国电科13所、54所、神玥软件等一批优势企业,正崛起为华北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在高新区,“7天完成入户评估,7天完成协议签订,10天完成腾空搬迁”,新规划的万亩生物医药产业园里,1300余名干部入户动员,150台大型机械一起开动,为生物医药产业率先突破千亿开拓新发展空间。
“市委书记、市长亲自发钱”“奖金超过一个亿”“一个创新项目就奖了1500万”……不久前举行的石家庄市“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推进会议暨2021年度奖补资金颁奖会”,在企业界引起不小的轰动。
获奖的既有在产品研发、项目建设、市场开拓方面成绩突出的骨干企业,也有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成长性强的中小企业。
“奖励范围之广、力度之大,在石家庄历史上尚属首次。”石家庄市发改委副主任吴书科说,就是要明确传达一个信号:石家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壮大主导产业的决心是坚定的,制定的政策是坚决兑现的,说过的话是算数的。
厚度:拥抱城市生长根脉
“这里是滹沱河与太平河交汇处,北望正定古城,南接东垣古城遗址,这8000多亩土地是中心城区滨水资源优越、文化底蕴深厚、土地充裕的优质区域。”站在观景台上,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详规科科长江中秒向本刊记者介绍,目前,这一区块作为石家庄“拥河发展”的起步区、示范区和引领区,已被规划为滹沱河生态经济带太平河城市片区,正在向全球征集设计方案。
发源于太行山的滹沱河,自西向东流经石家庄市域205公里,被誉为石家庄的母亲河,也被视为石家庄历史文化发祥地。史载,滹沱河曾清水绿岸、鱼翔浅底、舟楫繁忙,但20世纪70年代以来,常年断流、植被稀少、黄沙裸露、砂坑遍布,生态环境日渐脆弱。
2017年以来,石家庄统筹生态恢复、防洪泄洪、涵养水源、产业发展,启动实施滹沱河生态修复工程,经过三年多建设,滹沱河两岸生态修复面积达到130平方公里,初步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目标。
石家庄交通版图重塑之后,滹沱河已不再是城市北部边缘线,而成为一条横贯市域东西的生态轴。
“在二环外做乘法,实施拥河发展战略,拉开城市发展框架。”石家庄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正式作出决定,引导城市新兴功能向滹沱河沿线聚集,促进滹沱河区域生态、产业、文化、景观协同发展,着力打造滹沱河高水平生态经济带。
“滹沱河主城区段两侧将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经济、现代服务业、现代都市型农业,积极招引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届时,‘母亲河’将变成一条支撑城市发展的经济河、文化河、景观河。”石家庄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四级调研员王士宾说。
1902年,京汉铁路修到石家庄并在此设站,因石家庄当时作为一个村,名气实在太小,就以相距不远的振头镇命名为振头站。1903年正太铁路动工兴建,为避免在滹沱河上架桥,正太铁路起点由正定改为振头。自此,石家庄成为两条铁路交会点。
如今,大河向东,城市向北。曾经迫使铁路改站的滹沱河已不再是城市生长难以逾越的“天堑”,而成为新的发展“地利”。
温度:雕琢城市品质形象
柔性透水的塑胶跑道、智能跑步系统、老人儿童各得其乐的绿地空间,崭新的篮球场、网球场、乒乓球场,在石家庄市建华大街与和平路交叉口东南角,即将建成一座智慧体育公园。若不是保留下的老厂房,很难想象这里曾是石家庄煤炭机械厂退城搬迁后的废弃厂区。
石煤机老厂区所在石家庄东北部,曾是钢铁厂、药厂、机械厂集聚的工业区。随着企业陆续退城搬迁或关停淘汰,“破败”“拥挤”“不便”成了这里的代名词。
变“工业锈带”为“生活秀带”,石煤机地块正是石家庄在老工业区开发的首个城市更新项目。项目负责人任明辉说,石煤机地块杜绝高强度房地产开发,住宅开发比例控制在40%以内,拿出60%以上的土地规划建设工业遗址保护区、公建配套区、现状保留区等功能分区,优先保障公服设施用地,让时尚、清朗、舒适成为区域新标签。
由于历史原因,石家庄城市居住项目容积率一直较高,导致城市核心区内及二环路两侧形成密集连片的高层住宅,出现了连续百米高度的城市天际线和密不透风的视觉感受。相当数量的房地产遗留问题特别是烂尾楼,成为阻挠城市健康发展的绊脚石。
“必须以对历史、对城市、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尽快见效。”河北省委常委、石家庄市委书记张超超说,按照“缺什么补什么”,不断完善城市载体功能,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存量土地优先用于补充文化体育、教育医疗、休闲养老、公园绿化等公共服务设施,真正做到“还空间于城市,还绿地于人民,还公共服务配套于社会”,让人民群众安居宜居美居乐居,共享发展红利。
秉此理念,石家庄狠抓思想作风纪律整顿等“六个专项行动”,激发各级干部“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奋斗精神,真正“把难办的事情办成,把能办的事情办好、把该办的事情办出彩”。
秉此理念,石家庄着力在二环内做“减法”,新建居住项目容积率实行上限值2.0的刚性管控,降低住宅和商业开发强度。动真碰硬开展房地产遗留问题整治,集中拆除超千万平方米私搭乱建和违章建筑,城市建设秩序得以有力维护。
秉此理念,石家庄以开放包容心态管理城市,叫停超范围限行外地号牌等不合理规定;一体推进主路主街与小街小巷治理提升;清理整顿停车场,缓解停车难。“把城市作为一个完整艺术品去精雕细琢”,高标准推进建设中央商务区,精心打造城市客厅和优美天际线;更高水准建设一批风情街区、商业街区。
未来,面对城市激烈竞争新格局,对标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新要求,打造“让本地人自豪,让外地人向往”的京津冀城市群重要一极,石家庄“蝶变”之路,依然任重道远,仍需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李凤双 闫起磊)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