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方士英,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石影雕代表性传承人。其作品获得“第七届全国工艺品、旅游品、礼品博览会”金奖、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大展金奖等殊荣,作为国礼赠送外国政要,并被各大博物馆、艺术馆所珍藏。
【匠心故事】
一把铜錾,一块石板,在方士英的一双巧手中,变幻出一幅幅细腻逼真的石影雕作品。
石影雕,顾名思义,就是雕刻在岩石上的影像,是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的传统民间艺术。石影雕完全依靠创作者手腕力度的大小轻重,利用黑白明暗成像原理来形成摄影效果。
方士英全神贯注进行石影雕创作。
“要用手腕的力量稳住,敲击时不能让它位移,更不允许出错,因为没法擦拭和涂改。”方士英用纤细的手腕举握着两斤多的铜錾在黑石板上轻击疾走,细细密密的声音如音符跳跃,一连串的动作在方士英手中行云流水,这看似轻松操作的背后是她用三十多年练就的基本功。
回忆起初次接触石影雕的场景,方士英仍印象深刻,“这种黑白灰的画面,比照片更立体也更有质感。”更令她吃惊的是,整幅画面竟然是由无数个大小不一、疏密不同的小点点组成的,而这些“点”是用特别的“针”在石头上敲击出来的。“我当时都想象不出来仅仅靠一些细细密密的‘点’是如何组成一幅画的。”本就喜欢画画的方士英对这门神奇的艺术一见倾心,并着了迷一样开始学习。
“第一次拿起錾子时,因为领会不到要领,练下来手指又疼又肿,手腕也抬不起来。”学习的过程虽然辛苦,但方士英毫无退意,决心要学出个样儿来。下錾轻重掌握不好,就一次一次地试错,每一次在石板上敲击,她都在心底默默揣摩手感和力道。
方士英用铜錾在黑石板上轻击疾走。
刻苦的练习,需要大量的石材,买不起花岗岩板材,方士英就去收集别人扔掉的下脚料。一次,方士英捡到一片别人家装修扔掉的黑瓷砖,“我试了试,虽然雕刻时噪声太大,还会崩瓷,但不用花钱啊。”方士英如获至宝,急忙搜罗了一些,当成她学艺的“练习板”。
方士英没有上过多少学,也没有专门学过美术,就是靠着满腔热爱在创作的道路上一点点摸索向前。“每天都要练习十几个小时,即使晚上躺在床上也一直在想,白天创作时哪一条线条应该再清楚一些,怎么改进能让画面更立体。”就这样,在无数次的失败与重新开始中,方士英的技艺不断精进。
从业多年以来,方士英在吸收南北石雕艺术精华的基础上,将摄影光学效果与绘画笔触技法相结合,注重突出石影雕作品的神似与立体感,形成了其独有的特色。她创作石影雕的手法也从传统的凿刻,演变成了现在的立体刻画,色彩也从传统的单色,演变成了如今的彩色。
2013年,在方士英的不懈努力下,吴桥石影雕技艺被列入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她也成为吴桥石影雕技艺的第五代传承人。
方士英向记者介绍自己的石影雕作品。
2021年9月,方士英石影雕技能大师工作室在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正式成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和坚持,我的梦想就是努力将石影雕这项技艺传承下去。最近又传来好消息,我们获批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省级大师工作室了!”谈及石影雕技艺在高职院校的推广,方士英难掩心中喜悦,“石影雕进校园能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有机会接触、喜欢、学习它,也将推动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以心琢物,以技传世。方士英以錾为笔、以石为纸,注重细节、追求完美,用耐心与严谨、专注与坚守的工匠精神雕琢着人生,传承着技艺。(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吴玉秒)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